古诗名篇《今日良宴会》注释、翻译和赏析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①。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②。
【释】
①飙:暴风。策:马鞭。高足:快马。津:渡口。此处以“要路津”借指重要的职位。
②轗轲:车行不利,引申为人不得志。
【译】
今日的宴会呵,美妙绝伦,
欢乐的场景呵,难于一一述陈。
你听那古筝弹得逸响如飘云,
新制的乐曲美妙入神。
知音识曲的能人在高谈畅论,
欣赏乐曲要懂得其中深含的内蕴。
他道出了众人心中的感慨,
只是平时大家没能表述而深含在心:
人生寄托在这庸碌的世界,
短暂快速如同飘忽的一粒浮尘。
大家何不甩开大步,
先去占据那权势的要津?
为什么自守穷贱,
坎坷失意一辈子苦辛?
【评】
在上一首“青青河畔草”的评中,笔者谈到古诗十九首表现了人的内心深处的感受,表现了有些在平日伦理纲常正常状态下似乎“无耻”的内心世界。如果说,彼一首表现的是生理感受,这一首则表现了人的社会欲望,权利欲望。
这大概是一个高歌狂舞的酒宴,与会者大都已喝得酩酊大醉。此时的时代,就像是这个酒气熏天的盛宴,人们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口上狂欢,等待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既然举世皆醉,你我何必要独醒,“何不其糟而啜其儃?”举世一片混沌,你我何必要洁身自好,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被屈原摒弃了的人生态度此时正可以高扬!同样被屈原所鄙视抨击的“忽驰鹜以追逐兮,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恰恰是诗人们此时悟出的人生道理: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感悟到人生短暂,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但在这里,却既不是屈原所着急的“恐修名之不立”,也不是如后人如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而是赤裸裸的表现要“权”要“利”的欲望。这也不能不说是对华夏传统文明的一种冲决,而华夏文化允许了这一反叛,也见出了其“有容乃大”的胸襟气魄。
-
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为报野僧岩客道,偷闲气味胜长闲。
-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① 。(《庄子·德充符》) 【注释】 ①楚越:楚国、越国,比喻相距很远。 【译文】 世上的万事万物,若从差异的方面看,即使是毗(pí)邻的肝与胆,看
-
夜坐吟 李贺 踏踏马蹄谁见过? 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风罗幕生翠波, 铅华笑妾颦青娥。 为君起唱《长相思》, 帘外严霜皆倒飞。 明星烂烂东方陲,
-
未应将军聘,初従季直游。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岂害依梁冀,何须困李侯。吾诗慎勿刻,猿鹤为君羞。
-
李拯 紫宸朝罢缀鹓鸾,丹凤楼前驻马看。 惟有终南山色在,晴明依旧满长安。 题为“退朝望终南山”。首句写退朝。紫宸殿为唐大明宫第三殿,是唐天子会见外使和群臣之处。鹓鸾,喻朝官行列,群臣上朝当列队而入,朝
-
握中铜匕首,纷锉楚山铁。义士频报仇,杀人不曾缺。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睡日亭午。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出檐AA26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却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宋国兴母亲的碑文》(张永选)
-
沿着岷江走从九寨沟出来,汽车一直沿着岷江走。岷江从岷山中冲开一条深谷,谷底最深处是奔腾的江水,水两边是仰角不小于七十五度的高山,车
-
叶梦得《水调歌头》叶梦得 叶梦得 何处难忘酒,朱夏日偏长 ① 。湖山地胜潇湘 ② ,十里芰荷香 ③ 。柳外新蝉惊晚,楼上疏帘垂翠,簟枕晚生凉 ④ 。纨扇摇霜月 ⑤ ,曲水泛流觞。流年去 ⑥ ,今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