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鼎《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湖湘,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注释】
(1)据蓬莱鼓吹附录:夏元鼎晚年弃官求道,“至南岳祝融峰,遇赤城周真人,求其指示,乃大悟,因题诗”。这首绝句,当为所题之诗。
(2)崆峒:山名,所指不一。据地名大辞典:崆峒山在河南省临汝县西南六十里。
在甘肃省高台县西镇夷所城南。隋书地理志:“福禄县有崆峒山。”元和志谓为黄帝所登。
史记五帝纪黄帝四至崆峒。登鸡又秦始皇纪:“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鸡头山即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江西赣州、四川平武、天津蓟县均有山名崆峒。清一统志:评考汉唐诸志,山当在周原州界,崆峒山名,疑为后名。此处可理解为作者求道遍访名山大川之意。湖湘:指湖南境内的三湘大地。
【赏析心得】
“崆峒访道至湖湘,万卷诗书看转愚。”作者饱读诗书,屡试不中,求个小官,无甚意思。他晚年学道,从西到东,遍访名山大川,求访真人,探寻道法,走到湖湘大地,登上南岳衡山祝融峰,遇到赤城周真人,经其指点,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发现自己读书越多,越是懵懂迷糊,人反而变愚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后两句是说,一经明师指点,顿开茅塞,便领悟到了道的真谛。大千世界,真是常有这种事,到处寻觅,铁鞋踏破,始终不得要领,一旦经人点拨,忽然想通领悟。
这首绝句,作者以悟道为例,揭示了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只有经过苦心探索、费尽千辛万苦,才会水到渠成,花开蒂落,彻底悟通一个道理。这个悟通时刻,就可能是高人指点的一瞬间。“得来全不费功夫”,是结果,“探索全要费功夫”是过程。没有艰苦探索的过程,即使有仙人指点,也是枉然徒劳。所以,我们的理解不是不要读书,而是不要读死书。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说:功夫在诗外。都是这个道理,即贵在实践。
-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作品赏析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天
-
诗题一作《清昼》。诗用工笔细描的手法,通过初夏的景色写夏日日长人困,少妇空房独坐,郁郁寡欢了无情趣的苦闷与忧伤。
-
宋·李弥逊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风高帆影疾,目送
-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半醒思往
-
咖啡店 橙黄色的火云包笼着繁闹的东京市,烈焰飞腾似的太阳,从早晨到黄昏,一直光顾着我的住房;而我的脆弱的神经,仿佛是林丛里的飞萤
-
在夕阳和大海之间, 爱人的手和唇抚爱了我。 昼带来夜,甜带来酸, 长久的愿望带来短暂的欢乐。 爱情啊,你带来的是什么 在沙丘和大海之间? 在潮线和大海之间 喜化为悲,悲化为我, 爱变为泪,泪变为火,
-
散文·张岱文《西湖香市》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者日至,嘉湖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
-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活的散文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生活的散
-
《先秦散文·列子·杨朱篇①(节选)》原文鉴赏
-
本词是朱彝尊的代表作之一,其篇幅虽小而意蕴甚深,是一首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小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