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苏轼《满庭芳》》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苏轼《满庭芳》》原文、鉴赏和赏析

苏轼满庭芳苏 轼

苏 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释 ①蜗角:蜗牛之角,形容渺小。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②蝇头:苍蝇之头,形容微小。③著甚:犹言“作甚”,为什么。干忙:空忙。④“谁弱”句: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句意本此。⑤些子:些微,些许。⑥抵死:这里是竭力的意思。

春夜宴桃李园图(之二) 【明】 盛茂烨 日本私人藏

鉴赏 这是一首典型的说理词,通篇都是议论和抒情。词中所表达的对尘世功名的疲倦和厌弃、对未来的迷惘和恐惧,在古代失意文人阶层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是苏轼此词却能在此之上,始终保持一种清醒而达观的自我审视,从理性的角度寻求心灵的解脱,这是非常可贵可敬的。

上阕首两句既用典又比喻,对仗工整,含义深刻,历来为人们所叹赏,也成为后世议论名利时最贴切的比拟。明代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三说“月读一过,身世都忘”,认为本词具有很强的劝世作用。而实际上,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首词是苏轼自我醒觉的一篇“经文”。所以,词中“算来著甚干忙”这个问句,所问的对象正是自己。这是一种经过深刻自我反思之后的自嘲式发问。后面的“事皆”二句是从侧面解释“算来”一问,正因为命运已定,所以不必干忙。这种回答在今天看来,似乎有种宿命论的“缺陷”,或许苏轼只是在面对人生莫名的巨大磨难时,无法找到更好的答案,只能以此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但平庸的人往往由“事皆前定”的观念流入到悲观、空无或者纯粹的享乐主义,而苏轼则能在命运已定之上,仍然挑战命运: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某种人生境界的追求。“且趁”以下六句,是接着前面的疑问来思考一种解脱的办法,不过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整个社会认识水平的局限,古代诸多智者对此的回答往往也都是借酒行乐、疏狂弃世。苏轼这里的六句抒情或者是针对现实的,因为他在乌台诗案之后曾一度认为,是自己所写的文字给自己带来了灾祸,所以他曾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不敢作文字”(答李端叔书),慨叹“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一方面他不得不使自己闭口不言,可是另一方面耿直的天性又使得他不能不言,于是只能借酒浇愁,并借酒后疏狂、酒后失言为理由,躲避可能到来的灾祸。这是多么痛苦、悲愤的感情,又是一个多么可敬、可爱的形象!

下阕再把议论铺开一层,由“思量”一词领起,从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对平静未来的追求。“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抵死说短论长”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短暂的生命被忧愁和苦难妨害了一半的快乐,生命也在互相竭力的争论、倾轧中消磨殆尽。风雨,这里是暗指政治风雨,整个四句话实际上都是苏轼对此前生活的概括和反思,也是对自己的警醒。在否定这种人生之后,他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情状:对着清幽的夜风和皎洁的月亮,以满地铺开的青苔和草茵作为毯子,以四垂的云朵作为床帘,生活在一种贴近自然的环境下,领会人类最原始、最单纯的自由。这一幕的描绘显得清幽而孤独,接着另外一幕的描写则是欢宴的场景,这里有好友,有美酒,有放歌。这两幕一静一动,一夜一昼,一孤寂一热闹,两相对比,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未来的设计和期望。

关于本词编年历来争论较大,这里暂据底本苏轼词编年校注定为元丰五年(1082),但实际上,本词所表现的思想很不合当时苏轼的心境。比较合理的猜测是作于初到黄州时或者稍后,至少在苏轼写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词之前。(姚苏杰)

集评 元陈秀明:“玉林词选云:‘东坡满庭芳词一阕,碑刻遍传海内,使功名竟进之徒读之可以解体,达观恬淡之士歌之可以娱生。’”(东坡诗话录)

明李攀龙:“细嚼此词而绎其义,自然胸次广大,识见高明,居易俟命,而不役于蜗名蝇利间矣。”(新刻题评名贤词话草堂诗馀卷四)

链接 满庭芳词牌。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话桐乡满庭花等。双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历来以平韵为正体。平韵又可有九十五字和九十六字等式。

猜你喜欢
  • 祭文·《祭师文》

    祭文·《祭师文》 《祭师文》一 维 公元□□岁次□月□日,乃我师安厝之前夕,晚生□□等率全班同学,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恩师□公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呜呼!人生斯世,如叶飘风。彭修颜短,同归一室。缅怀

  • 西方文学·乔伊斯

    西方文学·乔伊斯 爱尔兰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 《东门之枌》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欧阳修《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圣恩优贤诏书俞允》全诗鉴赏

    驿骑频来急诏随,都人相与窃嗟咨。自非峻节终无改,安得清衷久益思。前席盖将求谠议,在庭非为乏陪祠。尊贤优老朝家美,他日安车召未迟。 作品赏析【原题】: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圣恩优贤诏书俞允发於感遇纪以

  • 长嗣继承制

    指长子或长女继承遗产或地位的制度。这是一种与幼嗣继承制相对立的继承制度。这种继承制度产生的社会原因是由于人口增加而财产有限,为避免财产过于分散和因争夺遗产引起的纠纷而建立的。其内容包括由长子或长女继承

  • 八上语文第13课及古诗词考点(人民教育出版社八上语文古诗重点是什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上语文第13课及古诗词考点,内容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八上语文古诗重点是什么,8上古诗文知识点(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后古诗重点句+赏析。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

  • 诗经《生民之什》译文与赏析

    生民之什生民之什 生民之什,包括生民、行苇、既醉、凫鹥(yī)、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10篇。生该杂编可以看作是“文王之

  •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赏析:黄金白璧买歌笑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作者】:李白【年代】:唐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

  •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 ①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②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③ 。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④ 。秦昭王闻之,使人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