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杨炯 崔融 张说》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旧唐书·杨炯传 事亦见新唐书·王勃传、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述要] 杨炯(官至衢州盈川令)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文学声誉不相上下,人称“王杨卢骆”,也称“四杰”。杨听说后,对人说:“我不敢排在卢照邻之前,但不甘列于王勃之后。”当时人也认为不错。后来李峤、崔融、张说都推重四杰文辞,崔说:“王勃文章宏大奔逸,有离世绝尘之气象,自非常人可及,杨炯与卢照邻也可以达到他的程度。杨炯的话不错。”张说:“杨炯文思如河水高悬下注,源源不尽,既比卢高,也不比王差。他不甘位列王勃之后,确实如此,而不敢居于卢照邻之前,则是自谦。”
[事主档案] 杨炯(650—?) 唐诗人。华阴(今属陕西)人。官至衢州盈川令。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气势较盛,但有些作品未能尽脱绮艳之风。亦工骈文。有盈川集。
崔融(653—706) 唐文学家。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东)人。高宗上元间(674—676)擢词殚文律科,官至国子司业。朝廷重要文章,多由他草拟。又能诗。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称为“文章四友”。
-
李商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 首先,开头的一句“梦泽悲风动白茅”写出了梦泽的荒凉景象。放眼望去,梦泽此地为一片茫茫的湖泽荒野。旷野上的秋风,吹动梦泽上连天的白茅,发出萧萧悲声。这旷远迷茫、充满悲凉萧杀气氛的景象,本来就很容易引发怀古伤今
-
网摩氏 ① 树木,七年而不华,或忧之。智者曰:“毋忧!华参于天。”胥摩氏 ② 亦树木,三日而中柱。其荄也,一日而英,三日而华,七日而华参天。或忧其早成。圣人曰:“子以桃、李、柞 ③ 、柘 ④ 之爱,爱
-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早作诸侯客,兼工古体诗。尔贤埋照久,余病长年悲。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岁阳初盛动,王化久磷缁。为入苍梧庙,看云哭九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七古诗词,内容包括含七的诗句,含有七这个字的诗句,含有七字的古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
-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持此将过
-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後知。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作品赏析【注释】①此闲居瓢泉之作。欧阳国瑞:江西铅山人,朱熹《跋欧
-
谱牒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
-
巫峡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
-
臣工之什臣工之什 臣工之什,包括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ɡǔ)潜、雝(yōnɡ)、载见、有客、武10篇。该组杂编主要是周初周天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