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毛诗传笺》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东汉经学大师。曾入太学习今文易和公羊学。后师从马融学古文经,学成后聚徒讲学,门徒达千数百人,因党锢事被禁,杜门修业,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著述颇丰,计百万余言,其中以毛诗传笺、毛诗谱、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等影响最大。
毛诗传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已意,使可识别。”(毛诗正义引郑玄六艺论)按照唐代孔颖达的说法:“笺者,表也,识也。郑玄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义,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毛诗正义)郑笺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加以疏通发挥,以阐扬儒学。因其主要是对毛传作补充,因此它比毛传更为详明,同时又保存了不少“今文”家说。在文字训诂方面,郑笺与毛传互有得失,除文字训诂外,郑笺偶有借题发挥,伤感时事之语。另外,郑玄给诗经作笺在他给周礼作注之后,所以往往以礼注诗,这与毛传也不尽相同。郑笺的主要缺陷在于,论诗主旨方面,把诗当作圣贤垂教的经典,比附义理,作出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这与毛传的“以史证诗”和牵扯政教伦理等倾向大体相同。
但郑笺的出现使毛诗的地位提高了,所以郑笺作而毛诗日盛,三家诗渐废。据史籍记载,“齐诗”亡于三国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宋代亦佚,仅存韩诗外传六卷,今本作十卷,其书杂引古事古语,是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材料之一。清代在研究古文毛诗的同时,三家诗的辑佚工作成绩斐然,陈齐枞三家诗遗说考、魏源古诗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可为代表作,王氏集疏尤堪称集大成之作。另有马瑞辰作毛诗传笺通释,以疏通毛、郑为标的;陈奂作郑氏笺考微,考证郑笺的来源,都可供参考。
郑笺通行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十三经注疏本。明嘉靖间刻本附有郑玄诗谱一卷,陆德明音义三卷。
-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① ,生庄公及共叔段 ② 。庄公寤生 ③ ,惊 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请于武公 ④ ,公 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⑤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
《玫瑰》咏玫瑰 玫瑰,蔷薇科多年生落叶低矮灌
-
减字木兰花 【宋】秦观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依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
[原文] 卷一 募 选 募非握机,无以合众,众非精选,无以得用。所以倏忽而能合千百万者,必握其机也; 以数百卒而能横行敌境者,善用其命也。善握机,能应变于仓卒;善用命,能出锐于不穷。故募贵多,选贵少,
-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
《楚辞章句》 东汉王逸撰。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顺帝时官至侍中,事迹见《后汉书·文苑传》。旧本题有校书郎中官衔,是其注该书时所居之官。西汉时,刘向首先汇集屈原、宋玉、景差、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
-
【原题】:前日奉和仲灵禅老春雨诗复辱见答走笔依元韵酬之
-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方干家乡在江南新定(今浙江建德),从题意看,当是滞留长安、春日思乡之作。我国古代怀乡归思的诗词,不啻千万。这种巳被前人重复过无数次的
-
司马光 太元七年 (1) ,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 (2) ,议曰:“自吾承业 (3) ,垂三十载 (4) ,四方略定 (5) ,唯东南一隅,未霑王化 (6) 。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