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作者在淳熙五年(1178)由江西安抚使调往京师任大理寺少卿,途中经过东流村(在今安徽东至县),因感今怀昔,写了这首在辛词中题材与风格都很特殊的词。
作者经过东流,这是已经住过了的地方,从前作者曾经在这里与一位心爱的人分手告别,现在回到这里时,已经是晚春时节,野棠花落了,清明节也过了。住在客舍中好容易入睡,但这里的东风却无端地欺凌客梦,使人从好梦中醒来。夜间意有所失,心头更感寒怯,一望床前的云屏景色,冷清更增加了几分。梦里失去的东西,便在难眠的回忆中去搜寻: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那是她在曲岸上持酒相送,我的马拴在了垂杨树下,我们终于忍痛地分了手。如今,还是住在这里,景物依稀如旧,但已“楼空人去”,谁知她的去处?只有“旧游飞燕能说”,它们知道这里的相知和相别,还一定能知道她现在何处,近况如何。词人想到在晨起后去寻找,因为听人说在繁华的东街,有人过路,曾隔帘望见过她的清秀面影。词人这时是想找而还没有去找,因而又想了许多。想到——“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想过去的许多事情全不能如愿,心海已经积恨如潮,想把它尽付春江,然而却长流不尽;更有那新恨积累生成,如耸入云天的千叠高山,沉重地压在了心头。又想到——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因为是酒席桌前相见,到那时在人前彼此应酬,看她时如同镜里看花,可望而难得。还想到——她“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愁恨催人速老,所以相逢后才有“近来多少华发”的惊问。
从词中看,作者有不能与自己所爱女子相会的怨恨,但这里也可能是把心爱女友作为意象中的美的化身,使之成为爱国追求的象征性的形象,以爱情难就寄寓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恨憾。梁启超说此词的命意是“南渡之感”, (艺蘅馆词选)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否认词中题材的事实性,尤其是此词的绰约而颇具风韵的特点,则不能不与题材有所关联。
-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朱楼。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云路招邀回彩凤,天河迢递笑牵牛。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
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形胜今无用,英雄久已无。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王都。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时朱太守为公筑此堂。?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三游洞
-
唐·元结道州城西百余步1,有小溪,南流数十步曰营溪2。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出处】唐杜甫《 天末怀李白 》。 【意思】秋天的凉风从天边刮过,不知道你此刻心情如何?鸿雁几时送到你的消息,你流放江湖前途多风波。 【全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庐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庐州的诗句,描写泸州的诗句,描写庐州风光的诗句。1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江南好风光)2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生机盎然)3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庐州月光,照在
-
《先秦散文·战国策·鲁仲子说攻狄不下(齐策六)》原文鉴赏
-
送君游梅湖,应见梅花发。有使寄我来,无令红芳歇。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
【原题】:八月十五日夜月意偃蹇夜久微明须臾复瞻叔兄有诗因次其韵
-
《先秦散文·战国策·鲁仲连说赵不帝秦(赵策三)》原文鉴赏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