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本篇另名饮马行。最早见于文选,题曰乐府“古辞”。李善注释:“言古诗不知作者姓名。”五臣注释也说:“名字磨灭,不知其作者,故称‘古辞’。”然玉台新咏收此诗,把它归为蔡邕的作品。这是历史上存在的关于本诗作者的两种不同说法。陈沆诗比兴笺通过对作品风格的比较,得出倾向于文选的意见的结论:“文选作‘古词’,不知作者姓名;则题‘蔡邕’者,未见其必然也。蔡邕所传琴歌、樊惠渠歌、翠鸟诗,词并质直,视此诗之高妙古宕,殊不相类。”这一说法较为可信。
它表现的是处在他乡异县的夫妇互相思念之情,尤其是从妇人心理角度反映这种别离的苦楚和想念的殷切。诗人摹写细致,读来哀婉感人。
全诗分为二段。“谁肯相为言”以前诉述妇人对丈夫的殷思或切望。丈夫为何离她而去、独栖远乡?诗中未有一语及此,故难予揣度。从“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二句对邻人不愿捎带和道及她丈夫音讯的怨责来看,她丈夫似与邻人一起离乡背井,同往外埠,说明他们的分离并非出于个人或家庭的原因,不过是受社会的支配和驱迫,听从命运的遣派安排而已。这种分离本身就是一种残酷,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必然化为一股悠长而又焦灼的情思。她积思成梦,梦觉而更感痛苦,展转反侧,终于难遣哀凄的情怀。邻人的回家,她曾一度产生难以抑制的兴奋,幻想着他们会给自己带来丈夫的消息,使她灼痛的心灵得到片刻略微的满足。可是,他们都忙于享受各自的人伦之乐,谁也无暇与她谈谈聊聊。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的流露,无需予以怨咎,然而她当时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人情原来竟是如此冷酷,缺少同情和温暖! 与邻人团聚的欢乐相比,她更感到自己凄清孤独。
第二段从“客从远方来”直至全诗结束,写她终于得到丈夫的书信。来信嘱咐她保重身体,并表示对她深深的想念。虽然信中未提到丈夫归家的日期,仍不免使她感到失望,但是丈夫的关心和爱情已经给了她的精神以莫大的宽慰,使她近乎枯竭的心田因爱的涓流的滋润重新充满绿的生机。诗人没有把她读信后的感觉明白地讲述出来,而读者却已得到一个确实的印象:与第一段女主人公焦虑、期待、哀怨的心绪不同,全诗结束的时候,气氛已经明显地趋于和缓、轻松。
此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通过对思妇具体活动的叙述来抒写她内心的情思。它虽是一首表达思妇挚情的诗歌,诗人却不采用直抒其情的方法,而是尽量将它化为可被讲述的一则故事。全诗写了思夫、梦夫、见邻人丈夫回家和收读丈夫书信等主要的活动和事情,这些构成了妻子思念丈夫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在具体叙述时,诗人很注意描写人物的动作,如“忽觉”(突然醒来)、“展转”、“呼儿烹鲤鱼”(拆信)、“长跪读素书”,这些动作是思妇感情的外化表现,分别反映了她的失望、痛苦和终于获得的一丝快慰。除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见其内心情感活动的描写之外,对一些表现无意识和心理活动的诗句,诗人也往往努力使它们伴以具体可感的情境,如写丈夫出现在思妇的梦中(“梦见在我傍”),又如通过思妇对邻人丈夫“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情状的喟叹来写她的人情寒冷之感。以上三点(讲究连贯和完整的情节、注重描写人物动作和结合具体可感的情境)构成了本诗艺术上以叙述方式写内在情思的特点,它与纯粹的抒情作品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与汉乐府一般的叙述风格相一致。
顶真与换韵同时并用。汉乐府用顶真格作修辞手段的例子已见前面平陵东一诗,其作用是可以密切作品结构上的粘连关系。本篇前面八句一方面使用顶真手法,以取得这一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又采取每两行换韵的形式,使叙述层层折换,舒展自由。顶真与换韵并用,使作品语句疏密散粘之间互相得到制约、调剂,在既缀联不绝又灵动善变的结构中,显出一种回荡、弹跳式的语感。
描述细致生动。送信、拆信、读信本来只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动作,诗人却把它写得很有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似乎思妇打开的不是一个普通的鱼形的信封,而是从一条真的鲤鱼的腹中偶然取到了丈夫的书信,这种不可思议的传递方式,使思妇肃然起敬,她“长跪”读之,恭敬之态如见。这些生动有趣的描写植根于民间天真纯朴的想像力,它使诗人赋予平凡的家事以超凡的神奇性,读后让人产生真幻莫辨的感觉。
此外,在作品情调方面,全篇以缠绵悱恻为主,然又不伤纤弱。“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语,兴寄豪迈,境界开阔,具有振起诗篇风力的作用,颇受选家好评。
-
秋蔬拥霜露,岂敢惜凋残。暮景数枝叶,天风吹汝寒。绿沾泥滓尽,香与岁时阑。生意春如昨,悲君白玉盘。 作品赏析依旧次在秦州诗内。秋蔬拥霜露①,岂敢惜凋残②,暮景数枝叶③,天风吹汝寒。绿沾泥滓尽,香与岁
-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
-
王昌龄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天宝七年(748)前后,王昌龄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殷璠《河岳英灵集》),被贬为龙标(今潮南黔阳一带)尉。在这里,受到武陵(今湖南常德)
-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空蒙连北岸,萧飒入东轩。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
明清小说之《两拍·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内容解读与赏析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经商也日益成为市民普遍选择的生活道路。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它必然会在作家的笔下得到表现。《二刻拍案惊奇》卷37的《叠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显灵》就是凌濛初创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绘本模版,内容包括做诗词的绘本怎么做呀,怎么做诗词绘本,做诗词的绘本怎么做呀。绘本课程教案绘本《我喜欢书》教学目标:读懂故事《我喜欢书》,掌握绘本阅读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受书的魅力,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教学重点:
-
词的上片主要是叙事,讲述的是作者偶遇佳人,并对佳人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故事伊始,两人的相遇便颇具浪漫色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在狭窄的道路上作者恰巧遇到华美的宫车从旁经过,一声令人肠断的呼唤从绣帘中传出。这便是两人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江南古诗词背景,内容包括关于江南的诗词歌赋或美文图片,关于江南的诗词歌赋或美文图片,汉,两汉乐府江南古诗的背景。图片: 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
-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亲
-
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1〕;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2〕。周王壁台之上,汉帝金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