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天宝七年(748)前后,王昌龄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殷璠河岳英灵集),被贬为龙标(今潮南黔阳一带)尉。在这里,受到武陵(今湖南常德)田太守的礼遇,诗即写于此时。
开头两句用了对比法。“仗剑”,极言其胸怀慷慨尚义,是自豪之词;“微躯”,极言其地位卑贱低微,是自谦之词。“千里”与“一言”在数量上形成强烈比照:“行千里”,言其阅历之丰;“感一言”,言其节义之重。“一言”,指“士为知己者死”。十个字,凝练地概括了作者出身寒微而志节高尚的人品,为末句“不负信陵恩”作铺垫。同时,从“千里”和“一言”中,还暗暗流露出作者流离千里,罕遇知音知己的辛酸。
三、四两句借历史人物表示自己对田太守的感激之情。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魏国国都。魏公子信陵君仁而下士,致食客三千。这里,以“信陵”比田太守,并表白了自己知恩必报的信念。
初唐诗人张说南中别王陵成崇:“握手与君别,歧路赠一言。曹卿礼公子,楚媪馈王孙。倏尔生六翮,翻飞戾九门。常怀客鸟意,会答主人恩。”和此诗主旨相同。而王诗炼八句为四句,省去了描叙飞黄腾达必报主人的描述,直接以古比今,从“曾为”“不负”的壮语中,即可以看出作者振翮翻飞的自信和感恩知报的诚心。其意蕴含蓄得体,更佳于张诗。
王昌龄写这首诗时,已是花甲之年,但他身处逆境而不坠青云之志,感恩而毫无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之态,词意慷慨,自成高格。
全诗两联似对非对,于生峭、朴拙中见格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雅言朗诵古诗词,内容包括求高中雅言经典诵读稿,赞颂校园的诗歌,"明礼修身雅言雅行"诗歌朗诵稿件====紧急求助搜,关于明理修身,雅言雅行的三字经或诗歌。校园赋为山东科技大学校庆而作大哉科大!南窥江淮,北临黄河,东望大海,西揽岱岳,沂蒙在胸,长城[1]中隔,园分三区,气吞两国[2],小珠山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出处】唐李白《 临路歌 》。 【意思】大鹏展翅扶摇直上,神威振动 了四面八方。不幸飞到中天受挫,翅膀折断,无力翱翔。李白用这两句 诗概括了自己的抱负与遭逢。
-
唐·罗隐楚荆人淫祀者旧矣2。有巫颇闻于乡闾3。其初为人祀也,筵席寻常,歌迎舞将4,祈
-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契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
诗写梅、雪在审美境界上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而真正的雅兴却在于梅、雪并存而且有吟诗。梅花开放时刻,自己的咏梅诗刚写成,天公作美又下雪了,于是诗人感受到了无限春意。
-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别亲送友·叙述离别”类的诗句。 请您看一看那奔腾不息、向东而逝的江水,就自然能
-
人生开始下坡,偶尔心脏出现早搏或心率不齐,它像做完心电图又打印出来的一卷纸,上面是图示:它呈现上下跳动着的证明我还活着的起伏。我没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
-
作者: 〔英国〕斯蒂文森 【原文】: 晚饭过后,尽管
-
湖南通道是一个侗族自治县,一处慰藉心灵的家园。群山挺拔,森林茂密,流泉飞瀑,鸟唱蝶舞,可谓泻韵流云,自然天成;古雅的侗寨,淳朴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