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出处和解释
【名句】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语出汉代徐干中论·治学。器物不修治,就不能成为美观的东西;人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美德的人。说明学习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作品赏析【注释】①此闲居瓢泉之作。儿曹:指自家儿辈。以家事付之:把家务事交代给
-
作者: 顾圣皓
-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1]慧褒[2]始舍[3]于其址[4],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
-
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巾光绕肋。秃襟小袖雕鹘盘,大刀长剑龙蛇插。两军鼓噪屋瓦坠,红尘白羽纷相戛。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铓如一掐。书生只肯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叫呼击鼓催上竿,猛士应怜小儿黠。试问黄河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
-
苏舜钦《无锡惠山寺》 苏舜钦 古寺名传唐相诗,三伏奔迸予何之? 青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 二边羌胡日斗格,释子晏坐殊不知。 作者苏舜钦 (1008—1048)
-
《水仙·满庭芳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徐大镛搓玉
-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
意在诗外。(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古碑 姚合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解析】 “意在诗外”,是指诗歌创作的立意主旨或诗歌的意蕴、意境,体现于诗歌的文辞或形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