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①,澄怀观道宗少文②。
王侯笔力能扛鼎③,五百年中无此君。
【注释】
①临池:学习书法。东汉张芝学习书法非常用功,卫恒四体书势:“凡家之衣帛必书面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王右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因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②宗少文:刘宋画家宗炳,字少文,南阳(今属河南)人,善书画,喜游名山胜川,以疾还,叹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 ③王侯:指王叔明。扛鼎:力能举鼎,这里形容笔力刚劲。
【评说】
本诗选自张丑清河书画舫卷一一上、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五一。两书所录文字稍有不同,式古堂书画汇考之文字稍胜,今从之。“临池学书”,书画舫作“笔墨精妙”;“观道”,书画舫作“卧游”;“王侯”,书画舫作“叔明”;“笔力”,书画舫作“绝力”。
另一位诗人彝简为王叔明此图题诗,就画面形象着笔; 然倪瓒这首题画诗,却从画面宕开,完全从赞颂画家的角度生发。首句,赞王蒙具有深厚的书法根底。因叔明姓王,故用王姓书法家设喻,较为贴近。倪迂经常以羲之写叔明,如倪瓒寄王叔明诗云: “几梦山阴王右军,笔精墨妙最能文。”诗的第二句赞王蒙像宗炳一样澄怀观道,笃好山水。第三句称道王叔明笔精墨妙,力能扛鼎。尾句呼应上文,绾结全诗,极力称赞王叔明画艺高超绝伦,五百年间找不到像王叔明这样的画家。张丑曾亲见此画,作过评论,云: “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和调,断断不能以成图,益知名下无虚士。” 观张氏此评,益信倪迂诗决非虚言。
-
中国童话《彭懿·女孩子城来了大盗贼》鉴赏
-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诗题属乐府琴曲歌辞。引是引唱或序奏之意,后为乐府诗的体裁之一。此诗写作时间不可确考,但从诗的感情内容而言,大概作于贬官朗州时期。 首句“何处
-
作者: 王瑞明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述李渊创建唐王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出处】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 【译注】明天分别后,我们就被华山 阻隔,今后各自在世上会怎样,你我都 将茫然不知。山岳:西岳华山或指大 山。世事:人世间的各种事情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水调歌头·沧浪亭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唐昌玉蕊
-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睡足肢体畅,晨起开中堂。初旭泛帘幕,微风拂衣裳。二婢扶盥栉,双童舁簟床。庭东有茂树,其下多阴凉。前月事斋戒,昨日散道常以我久蔬素,加笾仍异粮。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佐以脯醢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翻译: 云母做的屏风,烛光映射出的影子很深, 长长的河水渐渐降落,明亮的晨星也逐渐沉没。 上一句: 无题 下一句: 绮席堆香闲厅。【诗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处】唐·李商隐《嫦娥》。【译注】室内,残烛的光亮渐渐黯淡, 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阴影,越发令人感到清冷。室外,银河逐渐西移 垂地,寥落的晨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