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蝶恋花·窈窕燕姬年十五》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近代)王国维
窈窕燕姬年十五,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
这首词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农历四月之前,抵京之后不久。
萧艾王国维诗词笺校云:“刘蕙孙教授函告:王翁词中新句,有实为先君(指刘季英)所拈者。如‘窈窕燕姬年十五’一词,即因对门有卖浆旗下女,殊风致,先君戏谓王翁:有好句奉赠,先王为续成蝶恋花何如? 王欣然。越日遂成。”据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蝶恋花写现实情事,也就是王国维自己说的“写境”之作。
上片写燕姬的美好。首句。“窈窕燕姬年十五”,交代了燕京”卖浆旗下女”的年龄和美好。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这燕姬已是可以出嫁的年龄了。接着写燕姬的装束:“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她习惯于穿着长襟的外衣,也就是旗袍;是天足,行走自然,不像那些三寸金莲的缠足女,纤纤细步。下面两句“众里嫣然通一顾,人间颜色如尘土”,从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变化而来,十分自然、贴切。意思是说:在众多人里,我们互看了一眼,她嫣然一笑,顿时使我感到人间的一切美色都如尘土。把燕姬和世间众多美女相比,进一步写燕姬的出众,突出燕姬的美好。有人认为这两句是先把燕姬和众人比,再和人世间的美女比。这显然不妥。因为“众里嫣然通一顾”是叙述句,只说明和燕姬相见的情况,并没有和众人比的意思。
下片写对燕姬的评价。首三句“一树亭亭花乍吐,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以亭亭玉立刚开的花的天然之美来形容燕姬的年轻美丽,认为除此以外,再也找不到适当的话来赞美她了。结句“当面吴娘夸善舞,可怜总被腰肢误”,把燕姬和善舞的窈窕吴娘对比。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写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段话对于理解这首词很重要。前面说过,这首词是写境之作。但它不仅仅是起摄影或写生的作用,它还和王国维的理想是相邻的。很明显,在这首词里,王国维不但以他认为美的最高境——自然来形容燕姬,而且在结句中以善舞者“总被腰肢误”来暗示人间是悲剧的舞台,人生是充满痛苦的。
全词写燕姬情态,栩栩如生。以审美观评人,以哲理作结,内含深厚,耐人寻味。
-
《哀盐船文》者,江都汪中之所作也。中早学六义,又好深湛之思, 故指事类情,申其雅志。采遗制于《大招》,激哀音于变征,可谓惊心动 魄,一字千金者矣。或疑中方学古之道,其言必期于有用,若此文将何 用邪?答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分钟的优美古诗词散文,内容包括3分钟以内的散文或诗歌,三分钟左右的,适合朗诵的散文或诗歌,·推荐几篇优美的散文或诗朗读,三分钟左右的。1 白杨礼赞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
-
《菊花·又题花卉绝句(之四)》咏菊花诗鉴赏 林
-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
-
题解 《后出师表》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年)。当时正是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为了排除这些异议,坚定朝野北伐的决心,诸葛亮写下了此表。 原文 先帝虑汉、
-
题解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攻打鲁国。本文记述的就是齐鲁两国交战于长勺,曹刿向鲁庄公献策,以智慧和才能击退齐国进攻,取得战争胜利的故事。齐鲁
-
吴激是出使金朝、被留异国的南方诗人。从柳暗花明的江南,来此风雪纷扬的北庭,无疑如进入一个陌生世界那样令人震愕;何况又是远离故土,屈仕于敌国之翰林院,便更有一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凉。然而,诗人毕竟不能按抑对故国故乡的思念。“年去年
-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
【名句】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意思是人没有嫌隙可乘,妖怪不会自己起来作祟。比喻做事谨慎,考虑周全,就不会被坏人钻空子。衅:嫌隙。
-
白石二十多岁时,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分手了,但白石对旧日情人始终恋恋不忘,这成为他心灵深处永远的悲哀和伤痛。所谓时间能冲淡一切的说法并不适用于至情至性之人,余于白石尤然。从此词看,白石所恋似是姊妹二人,句中出现“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