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论文偶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论文偶记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性问题,也即重在“法”。刘大櫆打了一个比方:“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他重“能事”而轻“材料”,特别强调“神气”。他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又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因此,写文章关键在得其神。但是,求神气须落实到音节字句上去:“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刘大櫆强调字句、音节的运用,认为音节高下会影响到神气的高下,用字的变化又会影响到音节的变化。他把如何用字造句、如何斟酌文字的平仄四声等等,作为学习古文的重要途径,说“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认为“作文若字句安顿不妙,岂复有文字乎”!刘大櫆论文,还力主创新,他引韩昌黎的话说:“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要想创新,必须去陈言,即使所用词语有所本,行文时也须重加铸造,力求变化。他要求“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句子变”。他强调文字乃“日新之物”,必须去陈言。去陈言,就须“奇”。所谓“奇”,“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承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设处,便是奇气”。刘大櫆认为“奇”者有五:字奇、句奇、意奇、气奇、神奇,其中气奇和神奇最重要。他说:“气奇,则真奇矣。神奇者,古来亦不多见。”刘大櫆还提倡散文须雅洁简炼、含蓄隽永,强调“言至而意不尽”。论文偶记是桐城派散文理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散文理论史上的重要作品。
论文偶记曾于嘉庆六年(1796年)为无锡秦小岘刻于家塾,未几版毁,很少流传。又收入海峰先生文集,有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用逊敏堂丛书本为据,重新校点,于一九五九年将论文偶记与吴德旋、林纾著作合刊出版。
-
【生卒】:1900—1944【介绍】: 法国诗人、散文家。多马尔为了打破传统的古典艺术手法,进行一场革命。他曾同罗歇·瓦扬*等人一起参加过
-
【3612】怎样加强党性锻炼(本书编写组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11 8万字,2018年3月第1版,12元)△共5个部分:①明确总体要求;②坚定理想
-
天骥虽老,举鞭脱逸。交驰蚁封,步中衡石。旁睨驽骀,丰肉灭节。徐行方轨,动辄吃蹶。天资相绝,未易致诘。 作品赏析【原题】:数日前,梦人示余一卷文字,大略若谕马者,用吃蹶"成漶字,梦中甚赏之,觉而忘其余
-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词原文鉴赏和意境解读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人之志道德也,君子积年作之而不兴;志富贵也,俗人一言动之而辄起.甚矣,志道者之鲜矣.
《人之志道德也,君子积年作之而不兴;志富贵也,俗人一言动之而辄起。甚矣,志道者之鲜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
-
章太炎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金农 五年十年种法夸,白石清泉自一家。 莫怪菖蒲花罕见,不逢知己不开花。 石女嫁得蒲家郎 ① ,朝朝饮水还休粮 ② 。 曾享尧年千万寿 ③ ,一生丝发无秋霜 ④ 。 【注释】 ①石女:指种植菖蒲所用的
-
司徒东镇驰书谒,丞相西来走马迎。两府元臣今转密,一方逋寇不难平。
-
【生卒】:1900—1935【介绍】: 法国诗人、小说家。青年时,他就进行写作,而且是从诗歌开始的。他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诗篇,诗里充满了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