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原文、注释和鉴赏
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
黄粟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注释】
(1)这是作者于神宗即位,熙宁元年(1068)四月重返汝阴时写下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之一,欧阳修时年六十二岁。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
(2)黄粟留:黄莺的别称。桑葚:葚同椹,为桑树果实,紫红色,酸甜可食,桑叶则可养蚕。当桑葚成熟时,黄莺喜欢在桑树林间飞舞鸣啼,故民间俚语说“黄粟留看我,麦黄葚熟”。
(3)麦风:指四月的风,四月晚春,阵阵风来,尚有凉意。
(4)朱轮:红色车轮。指古代贵族乘坐的红色车子。这里解作在此做官理政。遗爱:指作者在此的业绩,给老百姓带来的仁爱实惠。
(5)重来:又来。
【赏析心得】
英宗治平四年(1067),欧阳修被罢免参知政事,出任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太守),借道汝阴,作短暂逗留,并作诗三首,此诗便是其中一首。
“黄粟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首联两句,描写汝阴的四月风光,黄莺飞舞,来回穿梭于桑葚之间,欢乐鸣啼。紫红的桑葚成熟了,散发出香味,既美又甜,令黄粟留垂涎欲滴;暮春四月,麦风吹来阵阵凉意,告诉人们紫色的樱桃也早早熟了。“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末联两句为借景抒情,一是谦虚检讨在此地任职时,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业绩不多,没给百姓留下什么仁爱实惠;二是表示自己与当地百姓的感情深厚、融为一体,已把汝阴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三是还有一层意思未点破,但为后来事实所证实,那就是作者早已爱上汝阴这片土地和其上的人们,作者与其感情早已胜过故乡之情、他已将颍河选作归隐之地、作为自己人生的终点。神宗熙宁三年(1071),欧阳修再三上书,朝廷才批准其退休,他终于实现了归隐颍州(即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的愿望。
此诗四句,每句首字分别为黄、紫、朱、白,从色彩上,为本诗增添了一种特殊的美感。
-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林空不可见,雾雨霾髻鬟。 作品赏
-
24字古诗词硬笔书法(有没有28个字的古诗写书法作品,要简单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4字古诗词硬笔书法,内容包括有没有28个字的古诗写书法作品,要简单的,硬笔书法适合写哪首古诗,硬笔书法比赛要用的42字的诗,急。我是学书法的:这首诗很适合写书法(繁体更好):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风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另一篇:饮酒【晋】陶渊明结
-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作品赏析武夷山在建溪上流的崇阳溪之畔,故武夷茶常有建溪茶、建茶或建州茶之称。范仲淹生于989年,卒于公元1052年。他著诗极力赞美武夷
-
《木兰花/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柳永 虫娘举措皆温润。 每到婆娑偏恃浚 香檀敲缓玉纤迟, 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 往往曲终情未荆
-
唐宋词之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
-
王思任:小洋 王思任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汗也。天为山欺,水求石放,至小洋而眼门一辟。吴闳仲送我,挈睿孺出船口席坐引白,黄头
-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溪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作品赏析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改 一作:未改/难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
-
[元]刘立雪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青山作计常干苦,只露岩前月半规。这是一首
-
国学名句“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出处和解释
【名句】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语出清代朱舜水《劝兴》。敬重教育劝勉治学,这是建设国家的根本所在;发掘贤士培育人才,这是治理政事的首要任务。说明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是国家的带有根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