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花诗词之《咏新荷》全诗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花诗词之《咏新荷》全诗原文鉴赏

蔡


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蔡袡这首咏新荷诗,诗题下有注,“坚老(蔡袡字)尝谒韩子苍,令赋此诗。”显然这是指新荷为题,奉命赋诗。这种应酬之作,不易写好。但也正是十谒者骋才使能之机。蔡袡赋新荷,却能不流于泛咏,而刻画出新荷的特征,形象逼真,诗味隽永。
诗的开端两句先描绘新荷生长的优美环境,为新荷出场作铺垫。池水齐满,平静无波,长桥横架,三、五诗人手扶红色阑杆,观察池中新荷冲水挺立。四面无风,池边柳丝袅袅低垂。绿柳红桥映衬一池清水,浓淡相间。更暗示出风和日暖,风物宜人、宛如一幅风景幽美的画面。和婉艳美的境界,正待新荷露面,填补水面的空白。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足以显示出作者的巧思,敏锐地选择审美意象的艺术才能。诗意布局,经营位置,独具慧眼。
诗的三、四两句写透水挺击的新荷的形象。新荷出水,叶尚未圆大。且周边微卷,嫩绿崭新,有如羞涩低徊的娴静少女。然而它更显示出挺拔的旺盛的生命力。诗人不直接刻画荷花本身,而是用比拟的手法,使之人格化,诗人怀疑这荷花是水仙,因吟诗而疲倦了,尚未挺直它的叶柄,有似仙人因劳累躯体微曲的形状。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形象。诗不止于此,观新荷微卷的嫩叶,诗人说水仙面对这碧绿色的丝罗彩笺,因疲乏而未能题诗在上头。比嫩叶为碧罗笺,非常新颖。宋人刘斧青琐高议记载,唐僖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从御沟中流流出。于佑拾得,也在一红叶上题诗一首,放入御沟中,为韩氏所得。皇帝放宫女择配民人。于佑挑选了韩氏。成亲后两人各出箱中红叶诗。天配良缘。恐怕蔡袡是活用这一典故.以水仙赋诗疲倦的形象,及未及题诗的碧罗笺卷的细节,刻画出新荷的特征。既贴切又别出心裁,因而诗意隽美,韵味深长。比之前两句更见功力,真可说是笔底生花,句句传神。
总之,如果不是诗人敏锐地捕捉住新荷的特征,又富于美丽的幻想,是难以写出这样的好诗来的。诗歌的生命就在于它的个性化,因而光景常新!
猜你喜欢
  • 七上语文课外古诗词4首(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外四首诗是什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上语文课外古诗词4首,内容包括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外四首诗是什么,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首,新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四首原文。《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1.《观沧海》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分析:《观沧海》描写了

  • 《宿云门寺阁赏析》

    此诗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香阁”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用“象外”去形

  • 苏轼《太白词》全诗鉴赏

    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

  • 白居易《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全诗赏析

    早攀霄汉上天衢,晚落风波委世途。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荣枯。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颜事舅姑。碧落三仙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

  • 《焦山望寥山赏析》

    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石壁望松寥”是实景。“宛然在碧霄”,是半实半虚的描述。山虽然矮小,但由于耸立在长江上,看起来也变高了。“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彩,一作“采”。“驾

  • 白居易《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 所居南邻即崔家池。》全诗赏析

    门庭有水巷无尘,好称闲官作主人。冷似雀罗虽少客,宽于蜗舍足容身。疏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台欲待春。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

  • 君子于役

    【题 解】 《君子于役》写丈夫久役在外,妻子在家苦苦思念之情,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劳役给千百万个家庭带来的痛苦。该诗描写上运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这种手法不仅充实了诗的内容,开拓了诗的意境,突出了主

  • 白居易《移山樱桃》全诗赏析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 王之涣《宴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宴词》是王之涣的诗作之一。这篇诗在文学史上被认为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詠嘆詩。诗中描绘了壮美的宴会场景,河山、湖泊、花草,以及婉转动人的音乐之声。通过绘画般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结构紧凑,文字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达到了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展示了王之涣深沉的感受和崇高的境界,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怀。

  • 白居易《读僧灵澈诗》全诗赏析

    东林寺里西廊下,石片镌题数首诗。言句怪来还校别,看名知是老汤师。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