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诗文名篇之词·李清照词《如梦令》原文、鉴赏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诗文名篇之词·李清照词《如梦令》原文、鉴赏和解读

词·李清照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据校辑宋金元人词本漱玉词,下同)

李清照(1084一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与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为伉俪。夫妇诗词互唱,共同研究书画金石。金兵南下,赵李夫妇在南方避乱,不久赵去世,李精神深受刺激,在杭州、金华一带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最后在孤寂中与世长辞。工诗善文,其词以南渡为界,风格大变,后期词作更有社会意义,格调凄切低沉,正反映了词人身受的痛苦及其对当社会的深切感受。词作用语精工;造意用辞常有出奇制胜之处。本词是一首咏海棠的著名小令,它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闺中女子的生活细节,从而表现了作者的一种曲折含蓄的伤春情绪。

此词还有一个在争议的问题,即词中的“卷帘人”是谁?这涉及词的系年。说它是作者婚前所写,“卷帘人”当是侍婢;婚后所写,“卷帘人”则可能是其夫婿。

不管是侍婢也好,或夫婿也好,说此词表现了作者的伤春心情,却是无可争辩的。诚然,词的“口气宛然”(古今词统卷四),写得十分含蓄,这种伤春心情并没有点破,一眼看去,也不知已到伤春时节。词中虽无交代时间的用语,但它的时令感很明晰,又很有层次。从首句“昨夜雨疏风骤”的氛围中人们会感到这雨已不是杜甫笔下的“润物细无声”的雨了,而是如她自己点绛唇中所说的“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绿肥红瘦”指的是海棠,而不是初春时节桃杏枝头的绿红更替。红杏出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花褪残红青杏小”,是一种生机盎然的阳春景象,人们不至于为之叹息。待看到海棠的零落,人们的心绪就不一样了。李清照在好事近词中写道:“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以此为旁证,说作者以海棠的“绿肥红瘦”曲折含蓄地表达了她的伤春情绪,是切合词意的。

这首词对时令的交代,不仅有层次,又紧紧扣住作者伤春的心情。“雨疏风骤”可理解成代指晚春。欧阳修蝶恋花里的“雨横风狂三月暮”,写的是同一季节,海棠的飘谢也正是这个时候。按花信风来说,春分一候海棠开了,每五日为候。春分后的下一个节气就是清明。海棠开了再过个把月便是初夏,这已是“开到荼蘼花事了”的节候了。这个“花事了”在古代诗词中几乎是伤春的代名词,不知有多少诗词作者为之慨叹惋惜: 周权晚春诗“花事匆匆弹指顷,人家寒食雨天晴”;张炎高阳台“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他的清平乐则有“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惜花伤春是古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其中往往包含了社会的、人生的深刻内容。像杜甫笔底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诗),这绝不是无聊的闲愁。这首小词的思想内容尽管有限,但未必是“贵族妇女的感情”,“小家碧玉”和其他寻常百姓家的姑嫂也不乏多情善感者。

李清照的不少作品,近千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这一首如梦令却赢得了不少知音者的一致赞许:“‘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胡仔语)“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蒋一葵语)“‘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王士祯语)这些赞赏之辞,虽然不尽是现代文学评论的用语,但其含意与今天对此词的公允评价并不相悖。还有些古人的评语,对今天理解这首小令,可能有一定隔膜。打个今人熟悉的比方: 此词篇幅虽小,但却颇似西洋歌剧的咏叹调,极富抒情色彩并有戏剧性,所谓“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蓼园词评)是也。



猜你喜欢
  • 古典小说《王翠翘传 》全文和鉴赏

    王翠翘,临淄人。幼鬻于倡, 冒姓马,假母呼为翘儿。美姿首,性聪慧。携来江南,教之《吴歈歌》,则善《吴歈歌》;教之弹胡琵琶,则善弹胡琵琶。吹箫度曲,音吐清越;执板扬声,往往倾其座客。平康里中,翘儿名藉甚

  • 古诗《合欢诗 (五首选三)》赏析解读

    虎啸谷风起,龙跃景云浮 ① , 同声好相应,同气自相求。 我情与子亲,譬如影追躯: 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 ② , 衣用双丝绢,寝共无缝裯 ③ ; 居愿接膝坐,行愿携手趋, 子静我不动,子游我无留。

  • 苏轼《答李邦直》全诗鉴赏

    美人如春风,著物物未知。羁愁似冰雪,见子先流澌。子従徐方来,吏民举熙熙。扶病出见之,惊我一何衰。知我久慵倦,起我以新诗。诗词如醇酒,盎然熏四支。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西斋有蛮帐,风雨夜纷披。放怀语不

  •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赏析》

    此篇写伤春怀人意趣,温柔旖旎。“麦浪翻晴风贴柳,已过伤春候”风中绿麦,似是海浪,涟涟无边,清香幽幽;杨柳飐飐,随风飘扬。“麦浪”、“风飐柳”说明春去夏来,伤春季节已过。起二句,格调清新健朗,似表明作者内心也是自有一番愉悦之情的。但果真如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也 ①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 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 也。名

  • 《玉壶吟赏析》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全诗充满

  • 王芳《树·世界》

    穿花破碧,从并州动身,跃上葱茏四百旋,抵达灵空之巅。如此,昊天广宇,便可以逡巡沁源,睥睨天下。灵空山的风,在秋阳的照拂下,并不激烈

  • 鲁迅《采薇》赏析和读后感

    【析】 《采薇》在收入《故事新编》前未发表过。文末注,作于1935年12月,具体的时间,《鲁迅日记》 当月3日致孟十环的信中提到 目前在做几个短篇,就包括着 《采薇》 在内。 《采薇》中主要人物是伯夷

  • 《余避地千金圩屡游殳史两山酒酣兴发赋诗一首赏析》

    【原题】:余避地千金圩屡游殳史两山酒酣兴发赋诗一首惜山中无赏音者空桑亦同于瓦器耳姑录以自娱云

  • 尊师傅者,以师傅成已之德业也,所以自尊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傅者,以师傅成已之德业也,所以自尊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