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论(节选) [英国]蒲柏
文笔流畅决非偶然,要靠功夫,
会跳舞者才跳得最轻松自如。
诗句不仅要避免刺耳难听,
音响应该就像是意义的回声。
和风拂煦,旋律是何等轻柔,
涟漪柔滑,在柔滑的韵律里流;
但当怒涛击岸,势如雷霆,
粗犷的诗应当像激流奔腾。
当埃阿斯奋力想把巨人扔出
诗行也感沉重,词句难迈脚步;
不同于描写卡蜜拉掠过平原,
飞过麦田,麦秆儿连腰也不弯。
请听提摩太厄斯一曲惊四座,
叫种种情感随音乐交替起落!
随着音乐,宙斯之子亚历山大
忽被光荣点燃,忽被爱情融化,
忽而他威猛的眼睛闪出怒气,
忽而他悄悄叹息,垂泪欲滴:
波斯人、希腊人同样心潮起伏,
世界的征服者竟被音乐征服!
我们的心都承认音乐的权势,
德莱顿就是今日提摩太厄斯。
(飞白译)
【赏析】
亚历山大·蒲柏是英国18世纪最负盛名的古典主义作家。他推崇并宣扬古典主义的文学观,重理性,讲规则,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极其适应。他的诗歌取材广泛,技艺高超,以诗体纷繁多变、诗句精雕细琢著称,有人称他为“技巧”的诗人。他发展和完善了英雄双韵体,将这种古老的诗体锻造得无比精巧,达到英国诗史的最高境界。然而,随着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起,他的诗艺日益遭到批评和攻击,诗人兼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甚至说他的诗歌只是“散文的经典之作”。进入20世纪,他的诗名复振,多数批评家认为他虽不长于抒情,也无深刻的思想,却善以议论和哲理入诗,写得精练隽永,英雄双韵体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我们无法断言他的诗名是否还会经受一番沉浮,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的艺术造诣是同时代其他诗人望尘莫及的。
批评论是蒲柏23岁时的成名作。在这首744行的长诗里,蒲柏模仿欧洲文学史上许多批评家撰写诗体文论的传统,以精湛的诗艺纵论了文学批评的重要和高明批评家的养成(1—200行)、批评不当的十个原因(201—559行)、批评的正确原则和欧洲批评简史(560—744行)。全诗构思巧妙,论述审慎,措词文雅明快,语气恬淡平和,名句佳段层出不穷。这里节选的诗段(对应于原诗362—383行),是批评论中十分精彩的一段,通常以“声音与意义”的标题出现在各类诗选中。蒲柏认为,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应该有机统一,声音,或者说“音响”,需要成为意义的回声。他不但提出了这样的文艺观点,也努力实践这种音响与意义的完美结合。
选段第一句“文笔流畅决非偶然,要靠功夫”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警句。蒲柏强调,诗歌创作如同跳舞一样,只有经过苦练才能达到技艺精湛,光凭偶然性因素是不行的。接下来的两句集中体现了蒲柏对音响与意义之间关系的看法,尤其是“音响应该就像是意义的回声”,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为了说明音响与意义的和谐统一,蒲柏写出了一系列的示范诗行。在“和风拂煦,旋律是何等轻柔,/涟漪柔滑,在柔滑的韵律里流”两行中,蒲柏多次重复使用摩擦辅音、鼻辅音,以此表现风和日丽、水波荡漾的轻柔平滑;写到“但当怒涛击岸,势如雷霆,/粗犷的诗应当像激流奔腾”时,他却使用了一系列的爆破辅音,发音时嘴唇开度比较饱满的长元音和双元音,将惊涛拍岸、浪声轰鸣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四个诗行,蒲柏运用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士埃阿斯和“飞毛腿”卡蜜拉的典故,再一次论证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音响效果来表现。在描写古希腊英雄埃阿斯的时候,蒲柏先是利用扬扬格音步“vast weight”渲染他的孔武有力,然后在第二行的九个音节中,用了六个重音节、两个扬扬格音步,增强诗句沉稳的格调。对于这样的诗行,我们只能以加重的语气缓慢朗读,渐渐联想到埃阿斯魁梧的身躯、勇猛的力量。但在描写古罗马女英雄卡蜜拉的时候,蒲柏较多地使用了轻音节和抑扬格,让我们可以轻松快速地读完诗句,就像卡蜜拉轻巧地“掠过平原”、“飞过麦田”。
最后,蒲柏着重运用了乐师提摩太厄斯为亚历山大大帝演奏的典故。提摩太厄斯曲艺高超,能够演奏不同的音乐,唤起听众千变万化的情感体验,即使久战沙场、征服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大帝也臣服于音乐的力量,随着音乐的节奏情绪起伏,或喜或悲。德莱顿曾经将这个典故写进诗歌亚历山大之宴,又名音乐的力量,并且在诗中充分施展了他的诗才和乐感,用富于变化的诗歌韵律表现丰富多彩的音乐旋律,生动再现了提摩太厄斯的音乐魅力。蒲柏认为,德莱顿的诗歌,尤其是这首为基督教音乐节圣西西丽亚节撰写的诗歌,是音响与意义、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的典范。他情不自禁地在选段末尾感叹“德莱顿就是今日提摩太厄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德莱顿的敬佩之情。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一些语音,由于其发音特征,常与一定的意义相关联,巧妙地利用语音之间的关联可以进一步强化意义,增加表现力。蒲柏的文艺观点“音响应该就像是意义的回声”,道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规律,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
(蔡海燕)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①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 ②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③ 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④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⑤ 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 ⑥ 上帝不
-
爱酒陶元亮,能诗张志和。青山来水槛,白雨满渔蓑。泪垢添丁面,贫低举案蛾。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袅袅风蒲乱,猗猗水荇长。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曳杖青苔
-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叶圣陶 一 车站里挤满了人,各有各的心事,都现出异样的神色。脚夫的两手插在号衣的口袋里,睡着一般地站着;他们知道可以得到特别收入的时间距离得还远
-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
-
项脊轩 ① ,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 渗漉 ② ,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 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词描述题,内容包括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题,七年级语文古诗词练习题,语文版·七年级上下册古诗词练习题。吴均《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
-
理国无难似理兵, 兵家法令贵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宠, 一笑随刀八阵成。 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初见吴王阖庐时,吴王令孙武操练宫女。孙武把180名宫女分为两队,任
-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移情杨花,赋予它人性,借花之飘零写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 上阕写自己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起笔写东风无力,失去当时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杨花此时
-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诸侯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