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雪花的快乐》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漠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27日 现代译论一卷第6期,后收入 志摩的诗。
徐志摩在 猛虎集·序文里谈到自己的思想变化时,说他经历了“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剑桥文化为他胚胎出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他说,那是一种 “单纯的信仰”。回国后的1923年和1924年,他热烈地追求着已经确立的这种理想。在这首雪花的快乐中,诗人把自己比作雪花以恋爱为外衣,反复咏叹了他这种执著追求的快乐。
第一、二节是本诗的前奏曲,意在表明“雪花”的追求不比寻常。幽谷冷漠,山麓凄清,荒街惆怅,“雪花”都不前往。“雪花”的自信是在:“你看,我有我的方向。”“雪花”的方向在哪儿呢?诗的第三节点出了,在娟娟的飞舞中,“雪花”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闻见了她那朱砂梅的清香。于是,诗的第四节完成了 “雪花”的追求,表现了 “雪花”获得了爱,追寻到理想后的舒适、惬意和幸福的神态。
全诗的节奏轻快,诗绪昂然,诗情浓烈而真挚。诗人娴熟地运用了人与自然谐合的艺术。诗中诗人化成了雪花,雪花化成了诗人,使人分不清哪是雪花,哪是诗人。诗人择取的“雪花”,其象征意义既鲜明又贴切。洁白的雪花象征着追求者的纯真无邪; 飞舞着的雪花象征着追求者不停顿的探索; 消溶的雪花象征着追求者融汇进理想事业的竭诚精神。
自然,诗人也清醒地认识到,为这方向,需要不惜任何代价去克服千难万险。1924年12月 晨报六周年纪念增刊 发表的 为要寻一个明星正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意愿。诗里写到,“为要寻一个明星”,尽管路漫漫,夜沉沉,骑的是“一匹拐腿的瞎马”,“我”也要“向着黑夜里加鞭”。诗的第三、四两节突出地表现了 “我”的毅力,“我” 的牺牲精神——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这种坚定的信念,恰是当时诗人,也是 “雪花”的精神状态。
-
读雪深夜读雪读到史书的转折点一根竹子突然發出了断裂的脆响整整一个时代都沉睡在一场大雪的预言之中有一枚落在纸上的雪在孤独中生还它目送
-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
【原题】:城西射弓挺之以病不至简示新诗有唯应欠我渭城歌之句谨吟一篇以答佳意
-
三月二十六日 ◆ 儒勒·瓦莱斯 多么难忘的一天啊! 温暖而灿烂的阳光把炮口照成金黄;鲜花送香,旗帜飘扬;革命的声音平静而美丽
-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筿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飞球互明灭,激水相吞吐。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新年消暗
-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
-
故人谪遐远,留砚宠斯文。白水浮香墨,清池满夏云。念离心已永,感物思徒纷。未有桂阳使,裁书一报君。
-
熟读精思、切己体察、虚心涵泳与有效评论——关于王晓静文学评论创作的对谈
熟读精思、切己体察、虚心涵泳与有效评论——关于王晓静文学评论创作的对谈◎王晓静 王佐红王佐红:我记得初识师姐时的情景,是和文学有关
-
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真个恨,未多时。也应香雪减些儿。菱花照面须频记,曾道偏宜浅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