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全译、翻译和译文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1。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3。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4。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5。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6。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7!
【注释】
1.洞庭青草:洞庭湖在湖南岳阳县西南,青草湖与洞庭湖相通,总称洞庭湖。
2.玉鉴琼田:形容洞庭湖如同玉镜和白玉田地。
3.明河共影:天上的银河与洞庭共同被月光照耀着。
4.岭表经年:指作者在五岭以南的静江府(桂林)做官一年多。岭表,五岭以南。孤光,指月亮。
5.萧骚:萧疏,此指头发稀疏。沧溟:大水弥漫貌。
6.尽挹(音yi)西江:舀尽长江之水(为酒)。挹,用勺子舀水。西江,西来的长江。细斟北斗:以北斗为酒器,慢慢斟酒。北斗七星如舀酒的斗,故云。万象为宾客:邀请宇宙万物为宾客。
7.不知今夕何夕:意谓今夜美妙难言。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今译
洞庭浩渺烟波,
近中秋时,
更无一点风过。
似是三万顷玉镜琼田,
只有一叶扁舟
和我。
湖面分来素月的光泽
还有天上的银河,
上下天光,整个宇宙
空碧明澈。
静静地,我心会了这境界
的美妙。
美妙处,却难向君说。
回想我在岭南
一年多,
孤光自照,我的内心世界呵,
洁白如冰雪。
而今我
鬓发稀疏
两袖清风,
稳坐小舟泛游在
无垠的空阔。
长江之水呵,
是我满杯中的美酒,
斟酒的酒杯呵,
是那北斗星座,
宇宙万象呵,
是我席上的宾客。
敲击船舷儿独自长啸,
不复知今夜
是何年何月!
-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
赫尔巴特把对儿童的管理看成是进行教学和道德教育的首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他把管理放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面。因为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建立外部条件,维持外在的秩序,以利于教学和教育的开展。他认为
-
“天苍苍,野茫茫”,仍然以浑浑浩浩的笔调写景,但这已经是为下一句作背景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
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却悟冗官长役物,争如大士日谈空。山横青壁千层合,泉迸丹崖一线通。幽鸟静啼人外境,疏钟不堕世间风。目
-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飞沉皆适性,酣咏自怡情。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鱼跳何事
-
《贺新郎·别友》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作者借助自然景物描绘了友谊之美,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词句简洁、意境优美的表达,毛泽东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才华和对友谊的真挚感情。这首诗词不仅反映了友情,也传递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触动。毛泽东以其独特的诗词表达方式,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引领我们深入思考友谊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灭迹遗纷
-
名言: 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句意: 君子品德高尚却很谦虚, 用谦虚的态度对待别人。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第十七章
-
少年游 【宋】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 二月三月 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 江淹浦畔 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校 作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