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望洞庭》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转和州刺史。本诗当为途经洞庭时所作。
开头两句从大处落笔,写出了月白风静之夜的洞庭湖的总体特点。秋月把轻柔皎洁的光芒洒向一望无际的湖面,与沉静秀美的湖光融和在一起,使千顷湖水犹如一面磨得平展展、亮晶晶的镜子。古代的镜子用青铜所制,一定要细细磨平,才能光彩照人;不磨则一片糊涂。秋夜洞庭湖面平静光洁似镜,当然不是“磨”出来的,但非“磨”字不能传写出风平浪静、望去极平极滑的形象特征。三、四两句诗人把视线推向远方,用十分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洞庭湖的山水秀色。“山水色”三字,有的本子作“山水翠”或“山翠色”,看来都不如“山水色”浑厚准确。夜间看物,即使月光好,一般也只能辨黑白。翠色是不易辨认的。结句“白银盘”喻湖面的银光闪烁,洁白可爱,“青螺”是黑色的发髻,喻月光笼罩下的君山。所见主要是黑白两色,符合夜间看物的情况。有人认为“青螺”是妇女画眉用的青黛(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集)似未谛。唐雍裕之大言诗:“四溟杯绿醑,五岳髻青螺。”雍陶题君山:“一螺青髻镜中心。”都可证明青螺为发髻。“青”训黑,见尚书·禹贡:“厥土青黎”孔颖达疏。李白称头发为青丝(见将进酒诗),亦为一证。君山之神是帝尧之女,以青螺髻来形容君山,是很贴切的。这后面两句,设想奇特,喻体精妙,但雕琢细巧,微伤浅切(参谢溱四溟诗话卷二)。后来黄庭坚所写的登岳阳楼望君山诗,受到刘诗“银盘”的启发,写出了“银山堆里看青山”的名句,较之刘诗,造境更为壮阔,而避免了浅切之病。
-
【评析】 古代格言。此联意思是: 精神充实,文章方显老到; 学问高深,意气方能平和。 石韫玉是清乾隆时期状元,诗人、书画家。“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是其一对联。“精神到”、“学问深”是作
-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60字的古诗词不算标点,内容包括160字的诗词,要150字的古诗不包括标点符号是150字急用,关于廉洁的古文,不加标点符号160字左右。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
-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
-
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剑南岁月不可度,边头公卿仍独骄。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呜呼古人已粪土,独觉志士甘渔樵。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戚戚忍羁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东游西还
-
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
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名句】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译文】德不怕难积,只怕易损。千日的积累不禁一日的损害,因此君子要防止损德的事。
-
一现在,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们。我把这归咎于衰老。正是不可避免与抗拒的衰老,让我变得脆弱与多感。他们曾在我的身体内存在过,他们的存在
-
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什么意思|
《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