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鱼一世蓼儿洼》鉴赏、赏析和解读
打鱼一世蓼儿洼,
不种青苗不种麻,
酷吏赃官都杀尽,
忠心报答赵官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
这是水浒传中水浒起义英雄阮小五、阮小七所唱的一首渔歌,较真实地概括了梁山起义军的思想。当时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胡作非为,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纷纷爆发人民起义,各路义军形成了浩大的声势。但是,在开始时,不少人只看到贪官污吏的为害,以为封建皇帝还是好的,所以他们只反赃官不反皇帝,这首民歌就反映了这种思想。
“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这两句写渔民生活,说明他们世世代代、年年月月长期在湖上打鱼,是正经的渔民。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打鱼的地理环境和渔民的劳动特点。他们不种地,全靠打鱼为生,必然受到勾结官府的地方恶霸的盘剥和迫害。接下去两句:“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唱出了武装起义的目的。他们要把残害人民的酷吏赃官统统杀光,为人民报仇伸冤,来忠心报答赵宋王朝。这又表现了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思想往往脱不出皇权主义的樊篱。他们进行武装反抗,攻城占地,杀赃官酷吏,除恶霸地痞,实际上和整个封建统治处在对立的地位。但他们不了解封建皇帝是贪官污吏的总后台、总根子,反而要报效皇帝——“赵官家”。这就说明封建制度下农民受封建正统观念毒害之深,他们对皇帝抱有幻想,所以很容易受招安,使斗争半途而废。水浒传真实地反映了宋江起义的这种悲剧性的下场。这首民谣也真实地概括了梁山起义英雄们的这种矛盾的心情。
这首渔歌是在湖上打鱼时唱的,属山歌类。七言四句,一、二、四句押脚韵,是典型的山歌体。这种山歌体至今仍在南方广泛流行,说明它是符合现代口语的、便于表现人民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这首民歌政治性很强,其中有总括起义政治纲领的口号,但却写得很有诗意,以起兴手法,巧妙地描绘了水浒渔乡的自然风景和渔民生活的特色,有情有景,有动作,有抒情,有起义斗争的概括,也有心理活动的吐露,把水浒英雄们的斗争作了出色的总括,这是难能可贵的。
-
作者: 王瑞明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是一部有关我国
-
当炉一曲竹枝歌,肠断江南柰尔何。游子未归春又老,夜来风雨落花多。
-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出处】唐许浑《 早秋 》。 【意思】诗句写漫漫长夜之中,飘来阵阵清脆的 琴瑟之声。秋风习习,吹拂着郁郁葱葱的青萝。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清 凉的早秋夜景。西风、清瑟给读
-
宋词典故·邯郸梦 【出典】 见“一枕梦黄粱”条。 【释义】 唐人沈既济作小说《枕中记》,写旅居邯郸客店的穷书生卢某,得道士吕翁枕而入梦,尽享荣华富贵,颇为满足。而一梦醒来,店主煮黄粱未熟。后因用作咏好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伤感名句大全及解释,内容包括伤感的古诗词名句,伤感古诗名句大全,表达伤感的古诗词名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诗寄贺铸,却从秦观身上落笔,因为秦观既是黄庭坚的挚友,同为苏轼弟子,同时与贺铸亦是知交。秦观于绍圣元年(1094年)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被贬处州,绍圣三年(1096年)又徙郴州,而后贬横州、雷州,愈贬愈远,直至天涯海角,元符三年(11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管子·白心》,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① 。 塞其兑,闭其门 ②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③ ,是谓“玄同” ④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⑤ 。故为天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