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划三才,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名言: 竖划三才,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注释: 千仞 (ren): 形容极高, 古代以七、八尺或五、六尺为一仞。迥(jiong): 远。
句意: 把所写的字竖起来只有三寸高, 实际却抵得上千仞那样高。把所作的画横过来只有数尺长, 实际却抵得上百里那样远。
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
-
老虽可憎还可嗟,病眼眵昏愁看花。不知花开桃与李,但见红白何交加。春深雨露新洗濯,日暖金碧相辉华。浮香著物收不得,含意欲吐情无涯。可爱◇帘静相对,最宜落日初西斜。时倾锡壶共斟酌,及此蜂鸟方諠哗。凡花易见
-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出处】唐王建《 新嫁娘词三首其三 》。 【意思】女儿是母亲贴身的小棉袄,通过小姑可以讨得婆婆的欢心。做汤先请小姑品尝,见出新嫁娘之聪明、精细。心理刻画细致入微,真切
-
我在江西吉安乡下凤凰墟住过,那时正当抗战,连煤油灯都是奢侈。我们的房东是种田的,也会打猎,有时他打了麂子,会分麂肉给我们吃,味比牛肉的还美。我记得麂的眼睛晶莹美丽,真把我迷
-
词的上片,前两句写春归后的凄凉景象,后两句则回答了“春归何处”的疑问。作者以心中想念的“燕子”和眼前望见的“小院”、“阑干”、“阴雨”、“落华”组成春已归去的词境,托出黯淡哀怨的词情。这里展现的不是透露淡淡闲愁的欧阳修《采桑子》词所写的
-
庆东原·奇遇 无名氏 参旗动。斗柄挪。 为多情揽下风流祸。 眉攒翠蛾。裙拖绛罗。袜冷凌波。 耽惊怕万千般。得受用些儿个。
-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内容】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赏析】: 这首
-
适当其时处世之道,应该不忘这四个字——适当其时。无论办什么事情,无论允许别人,或者拒绝别人,都应该适当其时。延宕推托,是不中用的,
-
国学名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出处和解释
【名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语出明代刘基《司马季主论卜》。湍急的水流下面,一定会有深潭;高大的山丘下面,一定会有深谷。激湍:湍急的水流。丘:山丘。浚谷:深谷。
-
【原题】:五更一点月照窗几以为晓也披衣视之雪厚至尺许喜甚赋诗
-
【注释】 ①夜阑:夜深。 ②阳关:即《阳关曲》。王维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评解】 此词写宴别。上片写宴会上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相思。海棠开后,谁与共赏?双燕来时,庭院寂然。时值黄昏,更觉凄凉。全词工丽婉曲,新颖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