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诗《下江陵》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这是一首抒情诗。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于是从白帝城返东陵,诗中洋溢着遇赦的喜悦畅快的心情。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读
因为心情无比高兴,所以诗人眼中的景物与乘船的感觉充满着欢快。首句一方面写出白帝城的高峻,另一方面也写出诗人动身早,惟其早,才能见朝霞满天。美丽的天空景象,烘托出诗人兴奋、喜悦之情。“千里”一句写诗人急归的心情,用“千里”“一日”两个表距离和时间的词作悬殊对比,以舟行迅速表现诗人急迫心情,语调非常轻快。“两岸猿声啼不住”句,清人桂馥曾说“妙在第三句,能使通篇精神飞越”(札朴)。这句写环境的话是全诗点睛之笔,三峡多猿,水经注·江水有云:“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歌者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写三峡风景但渗入了诗人自己绝路逢生的欢快心情,诗人笔下的三峡之景不再是郦道元的悲景而是自己的喜景。尽管猿啼不绝于耳,但舟行更快,轻快如飞,如离弦之箭,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用猿声来衬托舟行之疾,实为诗人欢畅心情的生动写照。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表达了人物心情,又总结了人生经验,因物兴感,精妙无比。这首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后所迸发的一种激情。笔调轻捷,神韵俊爽,节奏明快。杨慎升庵诗话称此诗为“惊风雨而泣鬼神”。俞陛云诗境浅说:“诗笔亦一气奔放,如轻舟直下。”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舟行不稍停留,诗笔一泻直下,毫不泥滞。”
-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作品赏析马后:一作马上。
-
1、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不见白头相携老,只许与君共天明。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
-
陈公子完奔齐 (庄公二十二年) 【题解】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陈完没接收卿位时所引的逸诗,实际上
-
分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
醍醐: 纯酥油。灌: 浇。顶: 头顶。佛教用以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和彻悟。 古印度把“醍醐”作为牛乳“五味”之首,《涅槃经》记有:“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
-
全文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展开情节,形成主线和副线互相交织穿插,来完整地表现主题。是文章常见的结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全文中有一条明线为主要线索,其余的是暗线或副线索。这种结构有利于再现文章所表现的时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谷雨农耕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谷雨的古诗词,谷雨节气的古诗词,关于谷雨的诗句。《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孟浩然[唐]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
-
青蛉行寄内 作者: 杨慎
-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
降魔变神押座文 年来年去暗更移, 没一个将心解觉知, 只昨日腮边红艳艳, 如今头上白丝丝。 尊高蹤(纵)使千人诺, 逼促都成一梦斯, 更见老人腰背曲, 驱驱犹自为妻儿。 君不见生来死去,似蚁修还,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