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康与之)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这是一支颇有民歌风味的小调,以婉丽见长。
上片写西湖风光。南北高峰,两山对峙,乃西湖名胜之一,有“双峰插云”之称。“南高峰,北高峰”,作者顺口吟来,无一描绘语,其青其翠,其高其美,留给读者自己想象补充。简洁概括,含蕴深长。第三句“一片湖光烟霭中”,写春日西湖重重烟霭与闪闪波光,如少女笼纱,春阳照水,画出了西湖得之天然的朦胧之美与明艳之美。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以西湖山水的优美来渲染郎情妾意两相悦的缠绵气氛,“春来愁杀侬”一句,就是青年男女在这如图似画的氛围之中所产生的如胶似漆的感情的流露。“侬”是吴语方言,即“我”。“愁杀”也是吴语。这里是说郎情妾意间的相思所引起的春愁。
下片专写郎妾情意。“郎意浓,妾意浓”,两个短句,仅换一个主语,却以一“浓”字绾结对方,就把彼此之间的情意集中到一点上了,双方感情的倾注是不言而自明的。“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二句,点化了古乐府苏小小歌的诗意,原诗是: “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五)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常乘油壁车出游,这里化用了这个典故。“油壁车”,用油漆彩饰的车,“骢”,青白色的马。写车用一“轻”字,写马着一“骢”字,轻快,明丽,很有精神。最后以九里松点明二人相聚的地点,而青松长翠又暗喻二人之间感情常存不衰,并与开头的南北两峰遥相呼应,使全词显得一脉贯注,首尾环合。着语无多,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不尽。
这首词调短而情浓,富有民间情调。把男女欢爱置于西湖山水的情境之中,犹如西湖竹枝词,湖光山色,男欢女爱,相互生发,别具情趣。
-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妾家三作
-
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服事哥舒翰,意无流沙碛。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短小精悍姿,几然强寇敌。贯穿百万众,出主由咫尺。马鞍悬将首,甲外控鸣镝。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九曲非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幸找到美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美味佳肴的古诗词,形容美味的古诗词,形容美味的诗句。1.《丽人行》唐杜甫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2.竹笋焖猪肉宋苏轼
-
【出典】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弥衡传》:“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 【释义】 屠指屠夫,沽指卖酒,古代认为这两种营
-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
刘秉忠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傍晚在溪边远望的所见所闻,属于写景之作。 “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芦花”,此处即指芦苇,用以点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 【译注】空寂的山中在新雨过后,万物清新,晚上的天气使人感觉到凉爽的 秋意。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野雨后的 清新明净或山林的清冷景象。
-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 蔡元培我认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要偏重文理两科,所以于大学令中规
-
画扇催迎暑,灵符喜辟邪。风光丽宫禁,时节重仙家。
-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会稽且作须臾意,从此归田策最良。 作品赏析【原题】: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於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