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李清照《永遇乐》全译、翻译和译文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1.吹梅笛怨:笛中有落梅花曲。
2.中州:通常指河南省,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3.铺翠冠儿:装饰着翡翠的帽子。
4.捻金:以金线捻丝。雪柳:绢或纸做的花,捻金雪柳是宋时元宵节妇女应时的装饰。
5.簇带:簇,丛聚;带,通“戴”,即头上插戴很多装饰物。济楚:齐整、漂亮。
6.怕见:犹言懒得。
今译
灿烂的落日,象是正在熔化的黄金,
暮色中的云霞,象是联缀的美玉,
而我心中的人儿,却不知在哪里。
柳色在烟霭的渲染中更显得茂密,
远近飘拂着传达梅花哀怨的笛曲,
春意是何等地浓郁。
此时正是元宵佳节,
更兼是风和日暖的天气,
此情此景,心中岂能没有风雨?
谢绝了来接我的宝马香车,
谢绝了邀我同游的酒朋诗侣。
记得当年在未沦陷的故都,
闺门中多有闲暇,
又特别重视正月十五。
我头戴着翠玉冠儿,
点缀着叫做“雪柳”的饰物,
打扮得楚楚动人、令人羡慕。
如今已人老珠黄,
环鬓间如染着一层风雾,
只怕是,大门儿也难出。
还不如,在门帘儿底下,
听别人笑语。
-
懊恼曲,亦作《懊侬曲》、《懊恼歌》。据《古今乐录》云:“《懊恼歌》者,晋石崇为绿珠所作。”《懊恼曲》即其变曲。《南齐书·王敬则传》:“ 仲雄於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借反
-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
宋·苏轼 1 余蓄墨数百挺 2 ,暇日辄出品试之,终无黑者,其间不过一二可人意。以此知世间佳物,自是难得。茶欲其白 3 ,墨欲其黑;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自是人不会事也 4 。 1苏轼(10
-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①。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重阳节古诗词100首,内容包括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九九重阳节古诗词大全,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
-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 ”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
-
国学名句“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语出《荀子·修身》。批评我并且批评得恰当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并且肯定得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是害我的人。非:批评。是:肯定。
-
仲丁第二十一仲丁第二十一 【原文】 仲丁迁于嚣[599],作《仲丁》。(此为序,正文亡佚) 【注释】 [599]仲丁:殷中宗太戊的儿
-
阿尔巴尼亚诗歌 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人口最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