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少林寺联
佚 名
一苇渡江,启宗门法渚;
九年面壁,传冷坐禅心。
此联系前四后五两段体十一字长联。后半段第一字“启”、“传”属古格律词“一字豆”结构,全联格律工整,写的是“禅宗”始祖达摩禅师苦心修行、开布禅宗的无量功德,传一代静观之达摩禅风。艺术上的形象思维极强,观之诵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上联形象地写达摩踏苇渡江开一代“禅宗”法门的曲折经历。西天(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曾于公元520至526年间自南天竺(南印度)从粤海(广州)到金陵(南京)与南朝梁武帝萧衍会谈不合,遂折芦苇一枝踏之渡江,后至于嵩山少林寺,开禅宗祖庭,至今少林寺中有 “一苇渡江”石刻尚存。联语中的 “宗门”即指释迦佛门、“法渚”即一片佛法之地。联语开处: “一苇渡江”四字手法来得十分形象而又奇气磅礴。使人恍若目睹一位高僧披裟赤足立于芦枝之上,横渡波涛汹涌的长江。上联重在写渡江而不在布禅,意为:双手开启那茫茫尘海的禅宗佛境,踏一枝芦苇横渡那滔滔大江……
“一苇渡江” 四字把达摩法力毅力点画得惊心动魄,表现了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历代僧、俗名家均有诗文画品颂达摩渡江的佳作。笔者曾见当代名画家黄胄此作在1990 年春于北京展出。
下联写达摩艰辛修行,“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直指人心” 的布禅功德。相传达摩曾在少林寺后山石洞中面壁打坐九年。联中 “传冷坐禅心”一语即指此事。“冷”指的是佛家 “禅宗”静观境界。“面壁九年”本身就是在传布这种静观禅心,也就是 “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的达摩面壁静观禅风。实际阐扬了释迦牟尼不立文字心传摩诃迦叶尊者的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禅语精选篇)。佛家所谓的正,即超越正邪恶不偏不倚的“佛心”;法,即根本性的真理; 眼,指 “佛” 的观点; 藏,一切善法归 “佛”心。由此可意会下联高旨在面壁心传的达摩禅风,意为:
一心传布着浩缈静观之妙高禅风,历九年苦行直面向冥冥洞壁……
下联充满静观、空灵之一片禅意。全联写得浩浩栩栩,缈冥而神化,不语而达人。非禅心无此联语,堪称禅宗佳品。
-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抒情散文: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风萦飞,杨柳垂垂。吹不断的思念,吹不尽的欢乐。妩媚的光透过云层的缝隙,倾泻在阳春三月的尽头。弹指挥间,逝水东流。迈着疲劳的步子,便被时光带到绿意昂然的四月天。 徒步在田间的小路,呼吸着顺畅的春意清香,焕然一新的绿色袭来,挡不住的视觉盛晏。路边滋生的小
-
索居的岁月这里多草,多风,多云,多雪这里少树,少荫,少热,少氧一叶薄帆随季节起落阳春刚来,寒冬又要露面紫外线炙烤出一脸茄紫难忍:缺
-
[美国]海伦·凯勒/著刘冬妮/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全文赏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海伦·凯勒 著刘冬妮 译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因为
-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浮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振翮凌霜吹,正月伫天浔。回镳凌翠壑,飞轸控青岑。岩深灵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美学的观点分析古诗词,内容包括怎样从美学的角度在赏析古诗,怎样从美学的角度在赏析古诗,从美学原理对诗词分析。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古诗词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就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获得美
-
写景的虚实相间,是此词的主要特点。首句写云写山,这原是常见的自然景象,但此中的云是“五云”,此中的山是“蓬山”,句末下一“杳”字,平添一层梦幻般的氛围。这不禁令人想起白居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长恨歌
-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这是一首自道身世之作,约作于至德元年(756)李白途经湖州(今浙江北部靠近太湖一带)时。从诗题来看,李白是在答人之问,而且问者是一个
-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前夕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