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融《华清宫二首(其一)》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乾。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这是作者过华清宫有感而作的咏史诗。共有两组,一组四首,一组两首,这是两首中的一首。
前两句,写华清宫内外冷暖迥异。四郊,本指城市的四周郊区,这里泛指华清宫外的整个城乡。隆冬时节,漫天风雪,纷纷扬扬,直接云端,整个城乡笼罩在一片严寒、混茫之中。一个“暗”字,把那阴云低合、急风舞雪的天气以及自然界和人们心头的寒冷都表现了出来。第二句又用一个“唯”字开头,带出华清宫与外界的不同,较之于整个城乡的特殊。旋乾,即回天,以喻挽回斡旋效力之大。这里既指华清宫内因有温汤,冬日和暖如春,又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其实鹂宫冬暖,岂只温汤一因。“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些最高统治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有的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尽可以防寒御冬,何愁一个冬天不能过去。绝句短章,不可直白而已。
“绿树碧檐相掩映”一句承接前边第二句而来,继续写华清宫,但又不去正面描写宫内主人的骄奢淫佚生活,而是把摄影镜头对准华清宫上相互掩映的碧檐绿树。这样处理,既写出了华清宫内楼台亭阁的巍峨壮观,侧面反映出帝王生活的华靡,同时,通过对重檐密顶、绿树婆娑覆盖等物象的描写,使人深感九重之内的幽邃、神秘,宫墙内外的隔绝不通。最后一句“无人知道外边寒”,如顺水行舟,自然流出,看似平淡,却能够使人真切感受到句子以外的雷霆之声,这就是“知华清之暖,而不知外边之寒,士怨民怨军怨,皆不暇问矣,如之何不反”(谢枋得唐人绝句注解)!
刘熙载论诗说:“绝句取径贵曲深,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这正是这首华清宫的艺术特色。
-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踏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纷吾何屑
-
《菊花·鹊仙桥菊》咏菊花诗鉴赏 卢祖皋寒丛弄
-
凭阑人·春思 乔吉 淡月梨花曲槛傍,清露苍苔罗袜凉。 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流寓杭州,一生穷愁潦倒,寄情诗酒,故
-
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作品赏析黄鹤编在上元二年作。周王褒诗:“独酌止轻瓢。”步屧深林晚①,开樽独酌迟。仰蜂粘落絮,行
-
恽敬:游庐山记 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
-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
【注释】:张鎡是宋代名将张浚的后代 ,临安城里的豪富。南宋小朝廷虽蜗居在“一勺西湖水”边,但大官僚家庭依旧是起高楼,宴宾客,修池苑,蓄声妓。据《齐东野语》记载,张鎡家中 ,“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 ,“姬侍无虑百数十人,列行送客,烛光
-
【生卒】:1892—1967【介绍】: 一译赖思。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生于纽约。曾学过法律。1914年从事戏剧创作。这一年他的剧本《审讯》上
-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