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一鸣惊人”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释义用法大鸟虽三年之间不飞不鸣,但一飞则可直冲云天,一鸣则使人震惊。后用此典形容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略,立即做出惊人业绩。
用典形式
【一鸣】 唐·刘禹锡:“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唐 ·杜牧:“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宋 ·陈师道:“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冲天】 唐·骆宾王:“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唐 ·柳宗元:“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
【一飞冲天】 魏·阮籍:“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
【一鸣齐鸟】 宋·陈师道:“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一鸣惊人】 宋·苏轼:“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一举冲霄】 元·耶律楚材:“一举冲霄知有日,垂天万里看鹏程。”
【三年一鸣】 元·耶律楚材:“溟鹏本有冲天志,直待三年再一鸣。”
【三年不鸣】 唐·白居易:“三年不鸣鸣必大,岂独骇鸡当骇人。”
【三年未鸣】 宋·苏辙:“百炼竟不变,三年终未鸣。”
【惊人一鸣】 宋·曾巩:“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三年翼自高】 宋·杨亿:“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
【进隐烦伍举】 宋·苏轼:“时来聊复一飞鸣,进隐不须烦伍举。”
【大鸟三年一飞】 清·孙致弥:“駃騠七日堪千里,大鸟三年始一飞。”
-
看到这题目,你一定说我又吹牛了,但这次是真的。我早已辞掉那家折腾了几年,却没混出个样子的大公司,如今投靠在一家不到十个员工的食品批
-
青山四顾乱无涯,鸡犬萧条数百家。楚俗岁时多杂鬼,蛮乡言语不通华。绕城江急舟难泊,当县山高日易斜。击鼓踏歌成夜市,遨龟卜雨趁烧畲。丛林白昼飞妖鸟,庭砌非时见异花。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
-
宜春苑中春已归〔1〕,披香殿里作春衣〔2〕。新年鸟声千种啭〔3〕,二月杨花满路飞。河
-
【5487】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意〕亚历山德罗·委佐齐主编,〔意〕安格尼斯·赛巴托著,胡栾译,东方出版社,99万字,2020年6月第1版
-
【注释】 选自唐·韩愈《师说》。 传道:传授道理、学说。道,道理。这里指儒家学说、孔孟之道。 受业:讲授学业。受,通“授”。传授。业,学业、功课。这里指儒家经典著作。 解惑:解答疑惑。惑,疑难。指儒道
-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作品赏析【注释】:一首翰林院北厅花下作,一首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在群芳斗
-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山行》是姚范的一首诗,描绘了山野行走的景象。阅读《山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所描绘的山景不仅展示出山的壮丽和雄伟,也展示出山的温柔和宁静。通过诗中的描写,读者可以与作者一同踏上山间的旅程,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安宁。整首诗行云流水,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和舒适之感。读完之后,让人心旷神怡,颇具艺术感。姚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壮美的山景,通过诗歌表达出了对自然之美的讴歌和敬仰之情。这首诗在揭示山的形象和内涵的同时,也启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赞美之情。
-
贾客无定游,所游惟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知重轻。心计析秋毫,摇钩侔悬衡。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邀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幸卿。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大艑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