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原文、鉴赏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应产生于东周时期的秦国。秦地在中国西北,与戎族毗邻,建国后,就不断遭受西戎的侵袭。据史记·秦本纪载,周宣王时,大夫秦仲被西戎所杀。秦襄公二年(公元前766年),其兄世父为西戎所掳。统治阶级尚且不免,广大人民群众所受戎族侵扰之害更是可想而知。秦穆公立,征伐西戎,并将戎族迁至太原。这种抗击侵略者的战争,对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保护秦以东地区的经济文化有进步作用,自然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无衣乃是产生于反侵略战争中的一首激昂的战歌。

全诗分为三章,集中描写了战士出战迎敌之前的思想动员和物质准备。采用重章叠句形式,逐层深化主题。

各章开头两句,以自问自答的句式发出英雄的呼唤。“无衣”表明生活的艰苦。即使如此,在大敌当前,国家安全、民族生存受到威胁之际,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奋起从军。他们只是想着如何迅速有力地打击侵略者,其余的事全都弃置不顾,他们慷慨表示,不仅可以与战友共穿战袍,甚至连内衣和下裙都可以共穿。“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的描写,采用的虽不是幽默夸张手法,但劳动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互相友爱、共赴国难的精神面貌和豪爽乐观的性格,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这几句进一步写出了战士们更加高昂的参战热情。“王于兴师”,说明这是全民族的抗战。国王代表国家发出号召,人民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而积极响应,踊跃从征。他们一面整顿衣装,一面修理武器,磨砺刀枪,为迎击敌人在做着充分的准备。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步调一致,互勉互励呢?每章的结句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三个结句中“与子同仇”是关键,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仇敌,所以在打击敌人时才能够“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因为有“同仇”、“偕作”、“偕行”这样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才会有“同袍”、“同泽”、“同裳”的表现。对敌人的仇恨与对战友的热爱是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人民的共同行动是由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命运所决定,相同的社会地位把他们连结在一起,客观上表现出一种伟大的友爱精神。

这首精悍紧凑的小诗,不仅表达了人民精诚团结、抗敌爱国的大主题,而且显示出劳动人民的高大形象。“与子同袍”这个细节,最能表现战士们的慷慨自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修我戈矛”,这个细节,最能表现人民抗敌卫国的勇气和决心。有了这两个细节,全诗显得血肉丰满、充实生动,团结抗敌的主题思想被具体而突出地表达了出来。

诗经中的诗篇大都以偶句作结,这首诗结尾却是奇句,使诗所表达的感情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显得气势充足,突兀有力。

诗经中有不少反映战争和行役的诗篇,但大都是揭露兵役制度的不合理,战士久役不归,由此造成征人思家、家人念远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诗的格调悲壮苍凉。然而无衣所表现的是另一种格调。从诗的描写来看,战士们参战有明确目的,行动上也高度自觉,对战争前途充满坚定乐观的信念,诗的主旋律激昂奋发。这样的诗篇,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如楚辞·九歌·国殇、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王褒的关山篇、吴均的战城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代王昌龄岑参的边塞诗也具有这样的主调。这类诗篇与无衣之间,该不会没有师承关系吧。



猜你喜欢
  • 《咏怀诗(其十九)·[魏]阮籍》原文与赏析

    [魏]阮籍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

  • 覃焕邦《藤江竹枝词》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藤江竹枝词石人山下放轻槎,未泊藤州日已斜。不是旁人轻着力,只缘浅水要爬沙。 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覃焕邦覃焕

  • 《荐祢衡表》原文|翻译|赏析

    臣闻洪水横流〔2〕,帝思俾〔3〕,旁求四方〔4〕,以招贤俊。昔孝武继统〔5〕,将弘祖业

  • 鲁迅《端午节》全文

    方玄绰近来爱说 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据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 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他自从发见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

  • 白居易《歌舞》全诗赏析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

  • 辛牧《那年花不发》

    二姨是我母亲的二姐,我从来没有见过,所以脑海里一直没有什么固定的形象,但我很是好奇,一个仅仅在这个世上活了6年、不到两千天的女孩子

  • 李商隐《潭州》全诗赏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作品赏析△唐书。潭州。长沙郡。属江南西道。元和郡国志。隋平陈。改湘州曰

  • 白居易《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全诗赏析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州。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泛渔舟。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 作品赏析居新深且幽:一作深居新且幽。

  • 《登鹿门山赏析》

    《登鹿门山》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一五九卷第三十五首。此诗先写清晨乘船赴鹿门山沿途所见的景物,“沙禽”、“浦树”二句的描写,正是清晨景物特色,可见诗人游览之“兴”甚浓;继写登山探访隐士遗踪,见隐士遗迹尚存,但隐士的高风亮节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不足比容若》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不足比容若》经典解读 不足比容若 谭复堂《箧中词选》谓:“蒋鹿潭《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