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鉴赏、赏析和解读

嫩蘀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这首诗写于唐文宗大和八年 (834)。诗人二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这一年的三月,诗人的表叔崔戎被任命为兖海观察使,邀请诗人入其幕府,遂一同前往兖州赴任。兖州的治所为瑕丘,今山东滋阳附近。据竹谱 记载,山东近海一带山中生长般肠竹,其笋极美,所谓“般肠实中,为笋殊味”。大约在一次宴席上,有一道用笋烹调的菜肴,诗人便即事兴感,吟成这首诗,呈示座中诸宾。

首句即开门见山,从笋落笔。“箨(tuo唾)”,层层包裹在笋上的外皮。着一“嫩”字,皮尚且嫩,笋自不必言。“香苞” 即花苞,笋的外形极似花苞,所以直以“香苞”喻称。然而那“香”字又何尝不使人感到笋味的芳美!诗的语言就是要用尽可能少的字包含尽可能多的意蕴,此字足以当之。“初出林”指新从竹林中采来。这一句诗共分三层:“嫩箨” 言其嫩;“香苞”言其形其味;“初出林”言其新其鲜。一句诗将笋的形状质地全部鲜明地呈现出来,遣词造语之精实,观察刻画之细致,令人赞叹。次句写其贵重:“於陵论价重如金。”“於(wu乌)陵”,汉代的县名,唐为长山县,其地在今山东邹平东,当即指所食笋的产地或购销集散地。价重如金,可见是笋中的珍品。

前两句将笋的美妙珍贵写足,后两句水到渠成地转入议论。“皇都陆海”指称长安附近的山林。汉书·地理志云:“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秦地即指长安一带地方,古属秦。汉、唐均都长安,故诗人直称为“皇都”。“凌云一寸心”即凌云心,笋为竹芽,成竹后可高插云霄,所以说它具有凌云之心。陈诗人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诗即云:“翠竹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人可称“寸心”,笋长只数寸,称“一寸心”亦贴切入妙。这两句意思说: 皇都陆海中应有无数的嫩笋,人们能忍心采掘,扼杀它的凌云之志吗?“忍剪”,问得有力。忍心剪伐吗?自不应忍心剪伐,如果剪伐了,就不会有“鄠杜竹林”,也就不存在 “陆海” 了。面对眼前已被剪采成肴的事实,抒发了无限深沉的感慨。议论而含感慨,便别具韵味。

这首诗的动人处,首先在于寄兴深微。表面看来,诗人是在咏笋,实际上是借笋以咏人才在当世受压抑的遭际与命运。李商隐这时虽只有二十二岁,却已有了这方面的深切感受。他早慧多才,心志高远,十六岁即以著才论、圣论 为人所称,十七岁便被著名将军东都留守令狐楚聘入幕府。他从二十岁起的三年中,两次进京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以他的才华学识,自应步步青云,可是实际上两次全都名落孙山。唐人崔珏 哭李商隐 诗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时虽还谈不到一生,但在初试锋芒中,已深感剪伐摧抑之苦。他把这种感受注入被剪伐的笋中,合二者为一,含而不露,却味之愈出,所以小诗别具一种动人的力量,能够引起一切类似遭遇者的共鸣,与纯咏笋者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则在于表现高妙。因为食笋,触兴而发,构思自然巧妙,使人不觉,毫不做作。此其一。作者以善于写真传形的生花妙笔,将全诗写得形象鲜明。香嫩之质,如金之价,陆海之众,凌云之心,无不给人以真切如见的显明映象。此其二。曹植 公宴诗 云:“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从宴叙起。那是古诗,尽可铺排。此为绝句,句数有定,来不得半点迂回曲折,所以作者单刀直入,直切本题,以两句图形状物,两句议论抒慨,剪裁精当,主旨突出,是绝句结构的佼佼者,此其三。

猜你喜欢
  • 苏轼《春菜》全诗鉴赏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

  • 王勃《九日怀封元寂》全诗赏析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希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

  • 《南海旅次赏析》

    此诗抒写羁旅之情。首联“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从广州的著名古迹越王台落笔,但却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

  • 《广鉴大师观上人为灵芝数百众故乞从檀施乞米赏析》

    【原题】:广鉴大师观上人为灵芝数百众故乞从檀施乞米求予诗送行为作一首予昔为武康悬殊令观师吾邑人也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翰的诗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翻译:

    “请勿嘲笑我沉醉卧在战场,古往今来,多少征战者能够凯旋?”

    上一句:

    “兴行从戎已百战,何用白刃成长策?”

    下一句:

    “唤起桃花又纷纷,纵然战死亦无悔。”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钢笔书法古诗词(硬笔书法适合写哪首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钢笔书法古诗词,内容包括硬笔书法适合写哪首古诗,硬笔书法诗句,适合写硬笔书法的古诗60字以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 《一举而三役济》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沈括 祥符中 1 ,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 2 ,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 3 ,不日皆成巨堑 4 ,乃决汴水人堑中,引诸道竹木筏排及船运杂料,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

  • 辛牧《雪》

    有些记忆恍惚却神奇,朦胧而深刻。多少年前,我一次次斜倚在天井外院墙边那棵生长得极慢的楸树上,望着稀疏萧瑟、在寒风里颤抖不已的枝

  • 《先秦散文·荀子·致士》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荀子·致士》原文鉴赏 衡听、显幽

  • 苏轼《后杞菊赋并序》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天随生自言,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予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