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燕语》
石林燕语
石林燕语10卷,宋叶梦得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人。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仕哲宗、徽宗、钦宗、高宗4朝。叶梦得是南北宋之间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著述极为丰富,今存于世者尚有10余种。此书是他在徽宗宣和五年(1123)归隐湖州后的随笔札记。高宗建炎二年(1128),由其子叶栋编成书,但书中记事有迟至绍兴六年(1136)者,大概后来有所增补。
叶梦得在北宋末年曾任翰林学士、馆阁学士诸职,见闻广博,学问通洽,熟于朝廷掌故。这部笔记主要内容为记述本朝典制故实,尤以谈官制和科举制度的条目为多。如第2卷记宋代集贤院学士、讲读官的品秩与除授,第3卷记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掌的变迁,第4卷记北宋元丰新官制的详情,第8卷记唐宋科举故事等等,均有益于考证。四库提要说在记述官制科目方面,此书“与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徐度却扫编可相表里”。由于石林燕语成书于动乱之时、偏僻之地,作者手边缺少可供参考的图书资料,仅凭记忆述作,因此书中不免存在某些谬误,于是在南宋出版了两部专为此书纠谬的著作,一部是汪应辰的石林燕语辨,一部是宇文绍奕的石林燕语考异。可见石林燕语受时人重视的情况。两部纠谬之作,其说大部详确可信,颇有参考价值。南宋刘昌诗在芦浦笔记跋中慨叹道:“观石林燕语,多故实旧闻,或古今嘉言善行,可谓博洽矣。而怀玉汪先生每事辨其误,信手述作之难也”。
清修四库全书时,石林燕语采用的是永乐大典辑本,同时又把从大典中辑出的宇文氏考异逐条附在原文之后。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就是此书为底本的,又把汪应辰的石林燕语辨作为附录载于书后,这是目前最完善的本子。
-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 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
尔等读书,须求识字。或曰:“焉有读书不识字者?”余曰:“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悌字,便要尽从兄之道。自入塾时,莫不识此字,谁能自家身上,一一体贴,求实致于行乎?童而习之,白首不悟,读书破万卷,
-
作者: 曹增渝
-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出处】唐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意思】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注释】 传说中的仙酒。唐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空
-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
-
元朝初年曾一度废科举,朝廷虽下令搜求宋遗贤,然挂一漏万,大批知识分子仕途仍被堵塞。“遗民故老,无所寄兴,往往发之于吟咏间。”(顾嗣立《元诗选·黄庚小传》)于是,诗社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成为文人墨客互相标榜扬名的重要渠道。黄庚就是因在越中诗社试《枕易》诗,推第一,而名盛词场的。黄庚,字星甫,浙江天台人
-
李白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谁都知道,李白嗜酒,并盛传他“
-
首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诠 释】 [注]洞庭水,即洞庭湖,在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水经注》:“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为登览名胜。 [译
-
【名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释与译文]芍药花带着隔夜春雨,好似含着眼泪的多情少女;蔷薇花横卧在枝头上,有如无力起坐的娇弱女郎。此用拟人法写一夜春雨后的花草姿态,柔媚动人。 参考文献 (
-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①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②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③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