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儒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儒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

由于李白继承发扬了魏晋以来的主体精神, 相对于其他唐代诗人特别是中唐儒学复兴以后的诗人, 可以说他是受儒家思想束缚最少的一个, 但这并不表明, 他所受的儒家传统教育不多, 所受的儒家思想影响不深。而且, 也正是由于他受到的这些儒家思想的影响, 对促使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故园情思”起到重要的作用。 和唐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 李白从小就系统地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他自称“常横经借书, 制作不倦” (上安州裴长史书) , 而儒家思想在他身上也打着很深的烙印, 他自幼就立下了建功立业、治国安邦之志:“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 射乎四方,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他的政治志向是“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 (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 。同时, 他也接受了儒家“光宗耀祖”的教诲。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教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李白在代寿山孟少府移文书中说:“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留侯, 浮五湖, 戏沧海。”在赠张相镐中也说:“一生欲报主, 百代期荣亲。”而且, 他又有着家、国通一的志士情怀。正是为了“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 也为了荣亲耀祖, 又把“家”“国”打通为一体, 李白二十五、六岁就游于四方, “遍干诸侯, 历抵卿相”, 离开了生活了二十几年的故乡。 然而出蜀后, 李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现实的艰难、复杂, 饱尝了理想幻灭的痛苦, 在他还待诏翰林时, 他就发出了这样的牢骚:“青蝇易相点, 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 屡贻褊促诮。”并且萌发了“从此一投钓”的归隐愿望。即便如此, 在辞京还山后, 他对长安待诏的那一段生活还是很留恋的, 对唐玄宗对他的恩宠和隆遇, 一直是铭刻在心的。这在他许多诗中都有明显反映: 去去复去去, 辞君还忆君。 (拟古其十二)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遥望长安日, 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 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 发白心不改。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鲁客向西笑, 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 日忆明光宫。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这种感情不仅在李白初出长安时有, 而且贯穿他的一生。在他晚年流落在宣城一带, 听到“胡人吹玉笛, 一半是秦声”时, 也不禁“却望长安道, 空怀恋主情” (观胡人吹笛) 。这其中固然包含着李白对过去金堂玉马恩宠生活的怀恋, 但更多的是他思想中建功立业、事君荣亲的理想在起作用。不仅如此, 李白还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的入世愿望:安史之乱爆发后, 他参加了永王李的幕府, 渴望通过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其二) ;在长流夜郎, 饱受折磨, 九死一生之后, 他还向率领平叛大军的李元弼元帅请缨, “冀申一割之用”, 这种由儒家宗法意识产生的忠君报国、光宗耀祖的思想, 深潜在每个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在李白身上表现得格外明显。 也正是因为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年少的李白毅然踏上了离乡的路程。在之后的岁月里, 他急切渴望建功立业, “燕然未勒归无计”, 自然少了许多归家的打算, 这是形成他独特的“故园情思”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当他仕途不顺时, 他思想中追求自由个性和及时行乐的道家思想也时时占据上风, 他也会选择暂时或长久地归隐, 但为什么他没有选择归家呢?本文认为, 这与他所受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了, 而与故乡在他心中的印象有关。
猜你喜欢
  • 《狱中赠邹容·章太炎》原文与赏析

    章太炎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

  • 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全诗鉴赏

    ?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

  •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名言: 千仓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注释: 干天: 冲天, 碰着天。旬日: 十天。 句意: 千仓万箱的粮食, 不是耕种一次就能得到的; 冲天的树木, 不是十天就能长成的。 出处: 晋

  • 《雨晴赏析》

    这是一首即兴诗,写雨后漫步花园所见的衰败景象。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第一句“雨前初见花间蕊”。蕊(读rǔ),花心。这句是倒叙,作者追忆雨前的花园景象,意思是说:下雨之前,花儿刚刚开放。“初见”二字,

  • 晏殊《清平乐》: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清平乐 【宋】晏殊 红笺小字 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 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 绿波依旧东流 【简析】

  • 《送李端·[唐]卢纶》原文与赏析

    [唐]卢纶故关衰草偏,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

  • 《读《项羽本纪》》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提起楚霸王,大家都熟悉,破釜沉舟的故事,大家都爱谈,《霸王别姬》这出京剧,大家都爱看。谈到刘邦、项羽,一向似乎同情项羽的多,对于他的失败,都感到惋惜。现在看来,巨鹿一战,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击溃了秦

  • 国学名句“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犹惜别”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犹惜别 语出宋代欧阳修《玉楼春》词。人生一世,聚聚散散就像弓弦与箭尾一样;年老了,内心里尤其痛惜离别。

  • 《忆去岁避兵沪上常聚为诗钟之戏次韵寄倦知同赏析》

    原题:忆去岁避兵沪上常聚为诗钟之戏次韵寄倦知同年

  • 李白《洗脚亭》全诗赏析

    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