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范子丰》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
临皋亭下不数十步2,便是大江3,其半是峨眉雪水4,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问范子丰新第园池5,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6。
1本文题一作临皋闲题。范子丰:作者友人。2临皋亭:在湖北黄冈县南。3大江:指长江。4其半是峨眉雪水:旧说长江发源于四川境内的岷山,即岷江。因岷江流经峨眉山附近,故有此说。5第:上等房屋,因以为大住宅之称。6“所不如者”二句:意为不如你新居园池的地方,只是临皋之上没有两税和助役钱罢了。两税,形成于唐代的赋税制度,分夏税和秋税。助役钱,王安石新法之一的免役法规定,原无差役者,也要减半出钱补助雇役经费,称助役钱。
【析点】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抵达贬所黄州后,不久,便移居临皋亭。这是一处江边的驿亭。面对高楼下“葡萄深碧”的西来江汉,作者曾有“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的词句。一股由“我家江水初发源”而牵溯出的谪宦思乡之情荡溢辞间。此情在作者同期文字中还多处可见。但在这封与友人的短函中,面对“其半是峨眉雪水”的大江,作者表达的却是一种较之思乡更为复杂也更耐人寻味的别样情怀。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认为闲适空灵的心境是对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达到真正的审美把握和艺术享受的前提。作者以经罪几死的代价方换得这份闲适与空灵,怎能辜负为江山主人的乐趣呢?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又“何必归乡哉”? 好一个“乐不思蜀”的苏轼! 然而在这洒脱旷达的背后,又隐含着多少难遣的郁闷啊! 何以忘忧? 亦惟有随缘自适矣。不然又将奈何? 但这绝不意味着得过且过、消极避世,此非坡公本色,信尾陡然一笔,庆幸临皋住地无苛税、无新法之干扰;正话反说,更加重了讥讽的力度。因指摘新法弊端而遭诋毁,“乌台诗案”中幸免一死的苏轼,于疤痛未平之际,再次将“言必中当世之过”的犀利笔锋指向了新法,好一个耿介坦直、光明磊落的苏轼! “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终老不悔,毋怪六十岁高龄尚能发荔枝叹矣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蓬窗高枕雨如绳,恰似糟床压酒声。今日岑公不能饮,吾侪犹健可频倾。 作品赏析【原题】: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二小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人贪财的歇后语,内容包括关于一些贪财的歇后语俗语,关于金钱的格言成语歇后语,问一下与这些成语关的典故1卧薪尝胆2负荆请罪3指鹿为马4.纸上谈。百岁光阴如梦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 明朝花谢, 急罚盏 夜阑灯灭
-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
再别康桥(中英文版本)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
-
元戏剧《张寿卿》鉴赏 《红梨花》全名《谢金莲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出处唐bull;王维《酬张少甫》原文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
-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必背古诗词pass,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背篇目,高考必背古诗75首,语文古诗词高考必备60篇。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论语十二章
-
根据“屈原·国殇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 可可诗词网”,屈原的《国殇》展示了他对国家沦陷的痛苦和对失去荣耀的悲伤。诗中表现出的自杀意图,抒发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无奈。诗中壮美的描述,打动人心,深情的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尊。这首诗以荡气回肠的笔触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社会幸福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