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名诗《论诗三十首(其八)》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名诗《论诗三十首(其八)》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论诗三十首(其八)

元好问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注释】 ①沈、宋: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②风流: 指作品的风格韵味。初: 本,原。齐、梁: 南朝齐梁诗体绮靡。③准:依照。平吴例: 越王勾践平定吴国后,用黄金铸造范蠡像以纪念他的功勋。

【诗大意】 沈佺期、宋之问驰骋于文坛之上,但他们的风格并没摆脱齐、梁诗歌绮靡的风尚。如果像勾践那样因灭吴记功而为范蠡铸像,那么在诗坛上就应该用黄金铸下一个陈子昂

【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一类特殊内容的诗,那就是论诗诗。

以诗论诗,七绝滥觞于杜甫戏为六绝句。以古诗论诗则始于韩愈白居易。杜诗的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韩愈的调张籍中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妣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都是论诗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自宋以来,以诗评诗者不下数十人。总括之可分两类:一类是阐明理论,总揽全局的。如清赵冀的论诗中的一首“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再一类是以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为代表,重在评论作家作品的。

以诗评诗,并非易事,因篇幅体制的限制,要求言简意明,用典精切,评论既要切中肯綮,又要有诗的韵味,所以于作者必须学识丰富,作诗功底扎实。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就体现了以上的特点,这里选的一首是其代表。

这篇诗作运用诗化了的语言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肯定了陈子昂在初唐诗歌发展中的功绩。陈子昂是初唐诗人,为了突出他的作用,于是先拿稍前的沈佺期、宋之问来作对比。

“沈宋横驰翰墨场”,讲的是二人在文坛上的地位。沈、宋二人都善于写诗。在唐律诗的形成和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新唐书·艺文志中说: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 ‘沈、宋’”。又说:“语曰: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把二人和汉苏武、李陵地位相比,足见时人评价之高。“沈宋横驰翰墨场” 就是对二人当时盛名的评价。

“风流初不废齐梁”,谈的是二人在诗歌上的特点和继承关系。“齐梁”是概言南朝。这期间,文风绮靡,情歌艳赋比比皆是。梁简文帝提倡色情诗,号为“宫体”。内容淫靡轻佻,然辞句、音律、用典又极为讲究。隋李谔在上隋高帝革文华书 中评南朝文坛说: “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陈子昂评论说: “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真是锦囊其外,败絮其中了。齐梁的“永明体”作诗要求“一篇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对诗歌格律的形成不无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因要求过于苛细,反而束缚了诗人才智的发挥。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唐初。沈、宋为其余波,二人在诗歌内容、风格的革新上建树不多。

“沈宋横驰翰墨场”,先将二人赞扬,高高抬起。“风流初不废齐梁”,又将二人贬抑,重重摔了下来。他们不管如何在文坛驰骋,也不过是继承南朝纤弱柔媚的衣钵而已。贬倒沈、宋之后,笔锋一转,对陈子昂进行热情称颂。陈子昂生于沈、宋之后,他反对“齐梁间诗,彩丽竟繁,兴寄都绝” 的形式主义文风,倡导“汉魏风骨”,仰慕建安诗人正始之音。以“复古”为号召,明确提出诗歌革新主张。并且身体力行,感愚诗三十八首正是其诗歌主张的体现。尤其他的登幽州台歌更为后人传颂。杜甫赞扬他“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该诗则用国语·越语中勾践使工匠用良金铸范蠡像“而朝礼之”的典故,指出陈子昂在诗歌发展上的地位,可与为灭吴立下卓越功勋的越国大臣范蠡相比。范蠡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事迹为世人所知,用之比拟,使人更容易认识陈子昂在诗歌革新方面的地位。“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这两句总结性的赞语,形象鲜明,感情饱满,并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成为精辟的评论与浓郁的诗意相结合的范例。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别萱桂》全诗赏析

    使君竟不住,萱桂徒栽种。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不如江畔月,步步来相送。

  • 苏台览古诗词散意(苏台揽古的注音释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台览古诗词散意,内容包括苏台揽古的注音释义,急求古诗《苏台览古》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情感,李白的两首诗《苏台览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内容和赏析。作品原文苏台览古⑴旧苑荒台杨柳新⑵,菱歌清唱不胜春⑶。只今惟有西江月⑷,曾照吴王宫里人⑸。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

  • 杜甫《峡口二首》全诗赏析

    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城欹连粉堞,岸断更青山。开辟多天险,防隅一水关。乱离闻鼓角,秋气动衰颜。时清关失险,世乱戟如林。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芦花留客晚,枫树坐猿深。疲苶烦亲故,诸侯数赐金。

  • 乐府诗《汉成帝时歌谣》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邪径败良田,谗口害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此诗收在《乐府诗集》第八十八卷,属《杂歌谣辞》,为乐府古辞。该篇与上一篇“燕燕尾涎涎”,在《汉书·五行志》中都被解

  • 沃兰茨《铃兰花》原文

    铃 兰 花 ◆ 沃兰茨 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黝黝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陡坡环绕,活象一口深锅,只

  • 唐宋八大家·墨竹赋

    墨竹赋墨竹赋 【原文】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126]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127],振荡风气,春而

  • 姚范《山行》

    姚范《山行》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这首诗描写春天山野的美丽风光,抒发了诗人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愉快之情。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

  •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霜天晓角梅》咏梅花诗鉴赏 范成大晚晴

  • 苏轼《南都妙峰亭》全诗鉴赏

    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孤云抱商

  •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解读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