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女耕田行》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析
戴叔伦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午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尽发,共惜余芳泪满衣。
女耕田行是戴叔伦自创的新乐府题。诗中通过二女耕田的典型事例,反映了战乱时代中农村民生的困苦凋敝。
开头四句以路人的眼光,描绘所见二女耕田的情景。首句点时节。乳燕入巢,春笋成竹,已是暮春时光。次句点耕田。“谁家”二字设问,表示了路人对二女种谷的惊诧。三、四句极写二女耕田的艰难状况。“无人”谓无男人,女子力小,拉不动犁。“不及犁”即不能犁。“斫” (zhuo)是砍的意思。耕田本已是难事,而她们又以刀砍地代替犁耕,其艰苦境况极为突出,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和怜悯。
接下来六句记叙二女对路人的答话,“自言”前省略了路人的询问,这是乐府诗的惯用手法。“长兄从军未娶嫂”解释“无人”,说明由于连年征战,壮丁稀少,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极度缺乏,此一层苦。“去年灾疫牛囤空”解释“无牛”,说明战乱加上灾疫,民生极其困苦凋敝,此二层苦。“截绢买刀都市中”强调家贫,连刀都买不起,只得织绢交换,此三层苦。“头巾掩面畏人识”进一步写精神上的苦闷。古时风俗,未出嫁的女子应深藏闺中,不与外人接触,现在她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在路旁耕田,只好用头巾遮掩,以免抛头露面,此四层苦。二女的诉说朴质自然,真挚感人,哀苦悲酸,催人下泪。
后面八句以无所不知的叙述人语气,描写二女的劳作过程和心理情态。“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二句承上接下,“心正苦”总括上述四层痛苦。“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畦是田地中分成的小块,垄是田埂,沟塍(cheng)是田沟。二女翻完地之后,又整理田面,疏通沟渠,备尝艰辛。“日正南冈午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二女每日都要忙碌到中午时分,才回家去吃午饭,沿途扰动了春眠的野鸡,也唤醒了她们的春情,不由得对惊飞的野鸡产生了怜爱之意。“东邻西舍花尽发,共惜余芳泪满衣。”二女眼见春花开尽,春天时过,而自己的青春也即将在贫困劳苦的折磨中逝去,不由得万分忧伤。“惜余芳”三字,既是惜春,又是自惜; “泪满衣”三字,代二女将一腔辛酸悲苦尽情吐出,同时也洒上了诗人的一片同情。
这首新乐府诗摄取了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例,但并不满足于纪实描写,而是进一步典型化,虚构化,通过二女耕田的较为完整的情节过程,以及生动感人的对话,“头巾掩面”的细节,“雉惊花发”的环境烘托 “共惜余芳”的心理刻画,塑造出动乱时代中乡村少女的勤苦形象,揭示了安史之乱给农村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
-
韩退之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 君讳群,字弘之,世为荥阳人。其祖于元魏时有假封襄城
-
最流行的古文选本。编选者吴楚材、吴调侯是两叔侄,他们生活在清初,没有功名,按照当时的标准看,都是无名之辈。他们编选这部《古文观止》的目的,无非是为初学写作的人提供一个范本,别无奢望。“观止”一词,出自
-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①。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②。恨天涯锦字稀③,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④,一搦腰肢细⑤;痴,暗暗的添憔悴。 秋景堪题⑥,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⑦,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⑧,有白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韩愈·原道① 博爱之谓
-
晋灭偪阳 (襄公十年) 【题解】 在与晋国交往的友好国家中,宋国在当时是最为忠诚的,这与宋国的执政者向戌密切相关。为了表达对
-
【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注释与译文]高堂,指父母双亲。青丝,喻黑发。两句的意思是:你没看见上一辈的人因为从镜子里看到白发而悲伤,早晨还是黑发,晚上已变得雪白?诗句以夸张笔法画出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刘孝威帆渡吉阳洲诗江风凌晚急,钲鼓候晨催。幸息榜人唱,聊望高帆开。联村倐忽尽,循汀俄顷回。疑是傍洲退,似觉前山来。将与图南竞,谁云
-
祁连玉的梦以千年积雪为被玉 是祁连山的睡美人莽莽群山有海一般的胸怀任由玉们撒娇无赖不肯醒来,一梦便是亿万年除了石头还是石头除了苍凉
-
离别长千里,相逢数十年。此心应不变,他事已徒然。惆怅春光里,蹉跎柳色前。逢时当自取,看尔欲先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