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花诗词之《菖蒲》全诗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花诗词之《菖蒲》全诗原文鉴赏

解缙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
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
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


菖蒲是观叶花草,“叶中有脊,其状如剑,其根盘曲多节。”以其高雅、劲健之态,深受人们喜爱。解缙这首诗,赋予菖蒲一种豪侠之气,却略带淡淡的忧愁。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起笔突兀,写出一派威严肃穆之气。太阿,亦作泰阿,史记·李斯列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菖蒲叶形如利剑,故称蒲剑。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蒲剑于门上,谓可以治邪。作者笔下所描述的菖蒲叶,挺拔舒展,象一把把锋利的宝剑。菖蒲摇动凉风,给平静水面荡起阵阵波涛。作者用一“斩”字,何等气势磅礴! “长桥有影蛟龙惧”,进一步渲染菖蒲的威严之姿。片片蒲叶,随风舞动,潜伏在水底的蛟龙见了都害怕。而“流水无声昼夜磨”是说菖蒲虽经激流,更加坚定不屈。这两句可谓作者自寓。解缙博学多才,性情耿直,敢于直抒己见,指斥朝廷政治弊端,因此遭贬黜。仕途坎坷并没有磨去他的棱角,他高声赞颂潇洒清雅的菖蒲,抒发出自己的情怀。
“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极写悲壮气氛。烟雾迷濛,透着阵阵杀气;凄风苦雨,传来声声渔歌。这是自然景色,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艺术概括。“弹雨和渔歌,”描绘出一位活脱脱的隐者形象。有明一代,法律严苛,杀戮极多。做为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僚,解缙对这种社会氛围更加反感。他被罢官的八年中,几乎过着隐居生活。因此,这两句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结尾二句,表现诗人深沉的感慨和忧虑。秋气肃杀,花草凋零,古诗曾有“长恐秋节至,昆黄花叶衰”(长歌行)的句子。诗人刻意描绘、赞美菖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气质,但对于将来到的秋天,还有排遣不尽的惆怅。“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全诗笔法矫健,诗人爱菖蒲的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至于西风吹折蒲剑后,作者的心情又如何,就不难体味了。
如果把这首诗和解缙的生平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其寓情。解缙生活在明太祖、成祖时期。曾上万言书,批评明太祖朱元璋政令屡改、杀戮太多等。后被罢官八年。因主修永乐大典,颇受明成祖信任,又因罪遭贬。永乐八年,自广西进北京奏事,当时成祖不在京师,便谒太子而去。因此被下狱,被杀,年仅46岁。解缙工于诗文,平生多难。在他笔下描绘的菖蒲,自然带上一种豪壮悲凉之慨。寓自身感受于其中,伤感、迷惘的情调是不能避免的。
猜你喜欢
  • 《东坡》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东坡:在今湖北黄冈东,是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后生活的地方。清:皎 洁清新。市人:城里赶集的人。尽:完。野人:生活在乡

  •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意思,出处,故事

    语出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百人,赐酒食于前,世祖指浩(崔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尪(wāng)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北魏时,西北部少数民族“蠕

  • 《哀江南赋并序》原文|翻译|赏析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1〕,大盗移国〔2〕,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

  •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赏析》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是一首抚今思昔之作。上片由写景入词,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亭边的树木。树叶凋零,飘落地上,野外低湿处的菊花也已盛开。登高临远,秋意已浓,原来是重阳节就要到了。先点明时间、地点。眼前之景使作者不禁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之中,他

  • 王兴海《老王分钱》

    老王是济南铁路局的职工,因为三个儿子有两个在县城居住,他退休后就回到县城。济南的老房子多年不住就卖掉了,卖了60万。老王自己有不低的

  • “君子远庖厨”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 ① 食其肉。是以君子远 ② 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七) 注释 ①不忍:不忍心,圣人君子怜悯弱小的慈悲之心。②远:远离。 【译文】 孟

  • 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全诗赏析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 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

    名言: 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 句意: 菊花不在春风中与百花争芳斗艳, 自己甘愿生在篱笆旁傲迎秋霜。(借颂菊花赞志士仁人不趋时, 不媚俗, 刚直不屈的节操。)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 “诗言志,歌咏言”注释、译文和感悟

    帝 ① 曰:“夔 ② !命汝典 ③ 乐 ④ ,教胄子 ⑤ ,直而温,宽而栗 ⑥ ,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 ⑦ 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 ⑧ 伦 ⑨ ,神人以和。”夔曰:“於 ⑩

  • 《襄邑道中赏析》

    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花是“红”的,这是本色;船本不红,被花照“红”,这是染色。作者不说“飞花”红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