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这首浣溪沙词是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在这首词中,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对农村丰收的景象作了生动的描绘。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意思是说,今年很难得,大麦小麦都丰收!四野一片麦浪翻滚,像是在晴空下飞舞似的。“化工余力染夭红”是说,造物者不仅仅使麦子长得丰盛,还有余力把瑞香花染得姹紫嫣红。化工,指天上造物者。夭红,形容花朵颜色鲜艳。“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由于丰收在望,乡人高兴得喝个酩酊大醉,蹒跚而去,满街儿童拍手欢笑。这里借用了晋代山简(字季伦)被儿童嘲笑“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的故事,十分贴切自然。末句“甚时名作锦薰笼”意思是说,那花开似锦、气如熏香的瑞香花,何时得到锦薰笼的美名?通过他对花的极力赞美,烘托出他对丰收的万分喜悦。
-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翻迷处所。衣带无情
-
〔明〕张岱 扬州清明,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殽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席地饮胙。自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寺、平山堂一带
-
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偏伤朋友尽,移兴子孙间。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唯馀忆君梦,飞过武牢关。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
承平苑囿杂耕桑,六圣勤民计虑长。碧水东流还旧派,紫坛南峙表连冈。不逢迟日莺花乱,空想疏林雪月光。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
-
粉墙低,景凄凄,正是那西厢月上时。会得琴中意,我是个香闺里钟子期。好教人暗想张君瑞,敢则是爱月夜眠迟。
-
国学名句“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出处和解释
【名句】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语出宋代朱熹《读书之要》。前面的没有领会,就不要急着去看后面的;这个地方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去记另一个地方的。说明读书的方法是,要从前往后按着顺
-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这可以说是一首寓言诗。我希望读者诸君不必急于看下文的诠释,只凭自己的直觉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意作一番体味。 诗句看来很平常,然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