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旧赋(并序)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向秀从洛阳回归河内,途经好友在山阳的旧居,触景生情,怀念旧友,便写了这篇情辞沉痛,余韵不尽的短赋。在寄托自己的深沉的悼念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敢怒而不敢言的反抗情绪。
原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译文
我与嵇康、吕安住得很近,他们都有杰出的才智,然而嵇康志向高远而疏略于人事,吕安心胸廓大而不合于礼法,他们后来都因事而被杀害。嵇康爱好广博,集各种技艺于一身,对弹拨弦乐和吹奏管乐尤其精妙。临当被杀时,还看看日影计算着所剩下的时间,要来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我行将西进,经过山阳嵇康的旧居,在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天气寒冷,景色凄然。邻居中有吹笛子的人,笛声嘹亮。追想从前我与嵇康、吕安在一起游宴的盛况,闻笛声有感而叹息。所以写了这篇赋。
奉令前往遥远的京城啊,不久就要返回而向北行。乘着船渡过黄河啊,经过山阳嵇康的旧居,远望荒野多么萧条啊。我把车停在城边的角落里。踏着二位先生的足迹啊,经过简陋的里巷和空空的庐舍。感叹黍离诗悯怀周室的衰亡啊,为殷墟破败长满了禾黍而悲伤。思想过去而怀念今人啊,心意绯徊而踌躇不行。旧居仍在并没有毁坏啊,主人的身影和灵魂却远去而不知何往?
从前李斯将要被杀啊,为不能牵黄犬去猎兔而长长地叹息。可怜嵇康在临死之前啊,还计算着时间而弹琴。把命运遭遇看成是偶然的遇合啊,将短促的生命寄寓于琴声。听到慷慨悲凉的笛声啊,远远传来断而复续。暂停车马就要离去啊,于是拿起笔写下怀旧的思绪。
赏读
此赋的序文简括朗练,笔墨精到,概括准确,文词清峻,把嵇、吕二人的个性、志趣、爱好以及临刑前镇静不乱的内心世界叙写得十分清楚而又不事堆砌,为正文作了极好的铺垫。正文仅十二句,短小精悍,含蓄深沉,情景交融,既有对旧友的真挚的怀念和对旧友慷慨达观、临危不惧精神的颂扬,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遭遇变幻无常的哀叹。
文章纯以客观景物描写为中心,言词含蓄,基调凄清,这是由作者所思故旧的悲惨遭遇和晋代的黑暗社会环境决定的。序文中所谓“以事见法”,实际上是晋代高压政治的缩语。
从作者态度的暧昧,感情的深沉,笔调的含蓄隐晦上,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政治的黑暗残酷。
-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雪岭,却背五绳桥。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落日思轻
-
病万变,药亦万变。 ——《吕氏春秋·察今》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五蠹》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西汉]桓宽《盐铁论·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上幼儿古诗词,内容包括幼儿园可以用什么方法教幼儿古诗,怎么上古诗课幼儿园小班孩子能很好地掌握,怎么用有趣的方法来让幼儿学习古诗。草活动目标:1.学习字词“草”“枯” “火”,并理解古诗内容。2.能根据古诗的节奏与韵律吟诵诗歌。3.根据诗中描写的景象,感受小草坚韧不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襄公三
-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云从四岳起,水向百城流。幽意随登陟,嘉言即献酬。乃知缝掖贵,今日对诸侯。
-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 渔翁 》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题解】 朝阳岩在潇水旁,有溪涧流入潇水,故此诗写到渔翁夜傍西岩
-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
飘飏南陌起东邻,漠漠濛濛暗度春。花巷暖随轻舞蝶,玉楼晴拂艳妆人。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