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1】。子产曰:“少【2】,未知可否。”子皮曰:“愿【3】, 吾爱之, 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4】,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5】。栋折榱崩【6】,侨将厌焉【7】,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8】, 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9】,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10】,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11】。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12】,微子之言【13】,吾不知也。他日我曰【14】:‘子为郑国,我为吾家, 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 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 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15】,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 故委政焉。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16】。【注释】【1】子皮:名罕虎,郑国的上卿,前任执政大臣。尹何:子皮的小臣。【2】少:年轻。【3】愿:老实。【4】操刀:拿刀。【5】栋:大梁。【6】榱(cui):屋椽。【7】侨:子产自称其名,子产即公孙侨。厌(ya):同“压”。【8】庇:寄托,依赖。【9】贯:同“惯”,习惯。【10】败绩:翻车。厌覆:翻车被压。【12】 慢: 轻视。【13】 微: 无, 没有。【14】他日: 前日。【15】 抑: 只不过。【16】这句话是说, 由于子皮的全力支持, 所以子产能够治理郑国。【赏析】郑国前任执政子皮想让年轻而又忠厚老实的家臣尹何担任私邑的邑宰, 想让他从中学习为政之道。 子皮就此事征求子产的意见, 子产不同意, 认为不能将一邑之权交给一个不熟悉政事的人, 而是应该先让他学好本领, 才能授以政权。 子皮听从了他的劝告。 子产推心置腹、 深谋远虑;子皮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 两人都有政治家的胸怀和风度。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子产所说的“学而后入政, 未闻以政学也”的观点,全文围绕这一观点而层层展开。 文章首句就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子皮欲使尹何为邑。”邑是采邑、 私邑的意思, 为邑是担任基层行政单位的长官。 子产说:“年纪太轻, 不知能否胜任。”从侧面委婉地表示了反对, 实际上, 从后文我们可以看出, 子产认为尹何不能胜任是因为他没有从政经验, 年轻只不过是他反对尹何担任行政长官的借口而已。 子皮犹未悟出子产的弦外之音, 继续解释他准备任命尹何的理由:“他很老实, 我很喜欢他, 他也不会背叛我; 让他学习作邑宰, 也可以增加他的行政经验, 锻炼他的行政能力。”子产在侧面表示任命尹何不妥没有收到效果后, 就正面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说:“不能这样做。”然后抽丝剥茧、 层层深入地阐明了子皮的想法是错误的。 他对子皮喜欢尹何的说法, 有针对性地说:“人们喜欢这个人, 要对他有利。”暗示子皮的作法对尹何并没有利。 接着用“不会使用刀子却叫他去屠宰牲畜, 一定会割伤自己”的比喻, 来说明子皮这种作法, 是不明智的。“子之爱人, 伤之而己”, 这样别人谁还敢得到你的“爱”呢?为了加强自己的论点, 子产又用了第二个比喻:“如果您有美丽的绸缎, 一定不会让人拿去练习剪裁。”好的衣料要让高明的裁缝来做, 而不能让生手用来练习手艺。 采邑是人们的托身之处, 是包括子皮自己在内的许多人的衣食之所, 却叫尹何学习着去管理, 以积累从政经验, 这不是替锦缎的设想多于采邑吗? 锦缎为小, 采邑为重, 但为什么人们考虑问题时却重锦缎而轻采邑?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谈到这里, 子产自然地引出“侨闻学而后入政, 未闻以政学者也”这一文章的主旨。 子产说, 我听说学习好了才去当官, 没有听说学着去当官的。如果一定要这样做,那一定是有害的。仿佛随手拈来,子产又妙用第三个比喻:“譬如打猎,如果射箭驾车都能驾轻就熟,就能擒获野兽;如果连射箭、驾车都不会,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而提心吊胆,那么,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猎获野兽呢?”打猎必先掌握一定的技能(射箭、驾车)才能有所收获,管理地方行政起码要有一般的常识和专业知识才能做好工作,二者是同理。子产论尹何为邑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管理国家事物,哪怕是管理自己封地内的基层行政单位的事物,都必须要由有才能的、经过学习的专业人才来担当才能胜任。子皮未必不想将自己的私邑治理好,但他用人的标准是:一、个人品性忠厚老实;二、我喜欢他(可能还非常信任他),他不会背叛我;三、至于尹何没有从政经验,子皮认为可以通过让他在邑宰的岗位上实践学习一下,就能增加他的行政经验和管理能力。但是,忠厚老实并不是担任行政管理长官的必要条件,其他不做官的人也完全可以具备这种美德;至于子皮用人的第二个理由,则有亲亲疏疏的味道,以会不会背叛自己作为用人的准则,而不考虑他的实际行政管理能力,这种缘木求鱼的错误作法,到头来只能会是一场灾难。文章中最值得讨论和深思的是子皮用尹何为邑的第三个理由:他认为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人只要放在行政岗位上进行缎炼,就能够积累经验,进而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否则,如果预先知道尹何将自己的私邑弄得一塌胡涂,子皮也不会让他去的)。这和我们所公认的“实践出真知”,“从游泳中学习游泳”的真理颇有相似之处,而子产所说的“学而后入政”似乎和上述真理相违背。其实不然。对于子皮用人的前两个理由,于产并没有下大力气去驳斥,而对第三个理由,即究竟是“先当官再学习”还是“先学习再当官”,子产和子皮的观点大相径庭。他不惮其烦,反复设喻,深入浅出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一共用了“操刀”、“学制”,“田猎”三个比喻,以证明要当官,首先要学习有关方面的知识,然后在行政岗位上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出成绩。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说到底,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任何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人,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是难以胜任的。文章通过对话准确生动地反映了人物性格。子皮闻过则喜,是一位难得的政治家。听了子产一席话,他当即表示愿意改正错误:“说得太好了,我这个人很笨。我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叫人小心剪裁,邑宰,采邑是我托身之处,我却忽视轻视它。不是你的一番话,我还不知道啊!”并且还进一步将家事委托给子产:“往日我说过请子产治国,我治我的家,我就有所托庇了。现在才知道光这样办还是不够的,我要求你即使我家的事,也照你的意见去办。”文章的最后一句:“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它的意思不是子皮通过这件事才将执政的权力交给子产 (在前一年, 即襄公三十年 左传就已记载了“郑子皮授子产政”), 而是子皮一贯认为子产忠实, 所以放心地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 由于子皮的信任, 子产才能顺利地治理郑国。 子皮这种知错就改、 不文过饰非的态度令人钦敬, 子产能够直言相谏与子皮纳善如流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子产对子皮的态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子皮的劝谏态度恭谦得体、 措辞不温不火, 先从子皮的“吾爱之”出发, 晓以“人之爱人, 求利之也”的道理。 然后再顺势一层一层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很有工作方法。 他对子皮也很尊重, 将子皮比喻成支撑郑国的栋梁之材, 如果栋梁毁折, 他自己也将被压在下面, 所以不能不“知无不言”。 面对子皮的自责和对他忠贞的夸奖, 子产直言相告:“人的想法不同, 就像人的面貌一样, 不会完全一样。 我怎么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 不过我心里认为是危险的事情, 我还是要奉告的。”子产对子皮的态度诚恳磊落、 公正无私。 子产和子皮彼此能够肝胆相照, 相知之深莫过于此。子产在说明自己的意见时, 随手设喻, 短短一段话竟用了四个比喻,而且绝无斧凿痕迹。 这不仅使文章说理透彻、 明白易懂, 而且使文势跌宕不群,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这是子产善于辞令的表现, 也是他深谋远虑, 具有出色行政领导能力的一次亮相。

猜你喜欢
  • 登楼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登楼赋 简介本篇选自《王侍中集》。作者

  • 三国人物《马超》品评

    马超第一次露面,是董卓死了之后,老董的几个部将乘乱劫持了汉献帝,跟绑票儿似的。马超随着父亲马腾来救驾。书中写到,马超一出场,银盔银

  • 感情饱满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感情饱满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一个人精神饱满的古诗词,表达感情的古诗词,希望感情长久的古诗词。朝气蓬勃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例句: 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像早晨八九点

  • 《大山的夏天》杨帆散文赏析

    倚在车窗上,身旁放着大大小小的行囊。窗外的盘山公路绵延而下,而天空却已高远起来,湛蓝湛蓝的,有了几丝秋意。颠颠簸簸中远方红色的石头

  • 韩愈《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去年蔡州元日见寄之什》全诗赏析

    元日新诗已去年,蔡州遥寄荷相怜。今朝纵有谁人领,自是三峰不敢眠。

  • 白居易《独眠吟二首》全诗赏析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独眠客夜夜,可怜长寂寂。就中今夜最愁人,凉月清风满床席。

  • 伤感美文摘抄(精选25篇)

    美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是散文的一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感美文摘抄(精选25篇),欢迎大家分享。

  • 杜甫《雨晴(一作秋霁)》全诗赏析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作品赏析【王洙注】一作秋声。【鹤注】当是乾元二年秦州作。《杜臆》:诗云塞柳,乃边上之柳,知此诗作于秦州

  • 《温日观葡萄》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邓文原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若使文园知此渴,露华应不乞金盘。 温日观,宋末元初画家。杭州玛瑙寺僧人。法名子温,字仲言,号知归子。俗姓温,初名玉山,通称温日观。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宋亡

  • 范仲淹《依韵酬章推官见赠》全诗鉴赏

    姑苏從古号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山人惊载乌纱出,溪女笑隈红杏遮。来早又抛泉石去,茫茫荣利一吁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