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惠施五车”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释义用法惠施是战国时的一位思想家,他非常博学多闻,著书(一说藏书) 很丰富,有五车之多。后以此典形容人著述或藏书宏富; 也形容人博学广闻。
用典形式
【五车】 南朝宋·鲍照:“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宋·苏轼:“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编足。”金·元好问:“田不求千亩,书先备五车。”明·汤显祖:“游儵未厌临秋水,余论时能借五车。”
【惠车】 唐·陆龟蒙:“才当曹斗怯,书比惠车盈。”
【五车书】 唐·杜甫:“富贵必从勤苦待,男儿须读五车书。”宋·苏辙:“家有五车书,恨不十年读。”宋·苏轼:“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宋·王安石:“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五车读】 宋·黄庭坚:“腹里虽盈五车读,囊中能有几钱穿。”宋·陆游:“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五车富】 唐·骆宾王:“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书五车】 宋·苏轼:“恨无负郭田二顷,空有载行书五车。”元·范梈:“只拟将身报天子,不负胸中书五车。”
【倾五车】 唐·李商隐:“顾我下 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读五车】 清·郑燮:“读书必欲读五车,胸中撑塞如乱麻。”
【惠施书】 清·王恪:“作客仍依王俭幕,故交好借惠施书。”
【五车书史】 元·耶律楚材:“笔下有神诗有眼,五车书史穷编简。”
【五车载书】 金·元好问:“五车载书不堪煮,两都觅官自取忙。”
【书文五车】 金·元好问:“书文五车喙三尺,剧谈混沌今犹神。”
【图书五车】 唐·王维:“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惠施五车】 宋·乐雷发:“莫读书! 莫读书! 惠施五车今何如?”
-
作者: 韩敬霞 【作品简介】《昂普、瓦塔两兄弟》是
-
君嗟汝瘿多,谁谓汝士恶。汝瘿虽云苦,汝民居自乐。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习俗不为嫌,讥嘲岂知怍。汝山西南险,平地犹硗确。汝树生拥锺,根株浸溪壑。山川固已然,风气宜其浊。接境化襄邓,余风被伊雒。思予昔曾
-
《尽其诚信,不敢有略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忽闻歌苦调,归思欲沾巾。
-
此诗以乐府民歌体,歌咏一位燕京少女。前四句写这位女子的出游,着重表现她娇媚欢快。“春风”至“紫帘”四句,写出游归来,因沐浴大好春光而逗引的荡漾春心,以凄艳居处环境烘托、暗寓其对美好爱情生活的憧憬。后四句写次日清晨醒来时的失意与无奈,形象
-
元稹此诗描写樱桃花,就全诗来看,意境生动活泼,给人一种明艳、清晰的视觉感官体会,描写静景,却能给人以动态的体验感。另外全诗不过寥寥几句,但简明凝练,描景抒情,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第一句“樱桃花”开门见山的推出所要描写的景物。第二句马
-
金建国初期建立的最高中央统治机构。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以都勃极烈即皇帝位后,废部落联盟时期的“国相制”,而采用勃极烈制。在皇帝以下,初设立勃极烈四人,组成为最高统治系统。分为谙班(尊大)勃极烈、
-
【生卒】:1867—1942【介绍】: 俄国重要的象征派*诗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曾因参加学潮被学校开除。他对俄国1
-
【4184】红色延安的故事:联系群众篇(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3 1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37元)△这本书选择编写了延安时
-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昙颖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