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读书》原文|翻译|赏析
明·浮白斋主人2
车胤囊萤读书3,孙康映雪读书4。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 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5,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1以读书为名。2明朝人,生平不详,所辑(笑林一书共145则。3车胤(yin):晋朝以刻苦读书而著称的人。晋书·车胤传记,车胤少时好学不倦,家贫,夏夜以丝囊盛萤火虫照明而读书。4孙康:晋朝以刻苦读书而著称的人。明人廖用贤尚友录记,孙康少时勤奋好学,家贫,冬夜映雪而读书。5已而:不久。
【析点】 囊萤照读、映雪夜读早已成为劝学的好教材。但首倡其说之人构思得不周全,忘记了萤火虫难于捕捉,下雪时日在一年中甚寥寥。读者在接受此说之余,也容易想到捉萤、映雪之难。所以,自从此二说传世之后,腹非的人为数不少,如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说过:每日要捉到足以照读的萤火虫,也得费去一定的时间。
浮白斋主人在名读书中,抓住其弊端生发开来,并引申出了两个带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只追求形式不讲实际效果,二是想出种种方法借以沽名钓誉。前者愚,后者恶。此文的意义早已越出了读书的范围,适用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文写得极为精粹,借用门者的一句话揭示出车胤捉萤之忙碌;孙康之自言,一语道破个中的秘密。令人叫绝。
-
祁奚请免叔向祁奚请免叔向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题解】 这是春秋时期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叔向是晋国的贤臣,因为弟弟羊舌虎参
-
《弃妇》是李金髮的一首诗。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弃妇命运的深情关注。诗中的弃妇形象深深触动了我,她的辛酸和无奈让人叹息。通过描绘她的遭遇,李金髮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力。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弃妇感到心疼。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弃妇生活的描写,传达了对改变这种命运的无力感。弃妇似乎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即使她有再多的苦求和祈祷也无济于事。这让我思考起了社会的不公和女性的地位。通过这首诗,我更加理解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所受的不公待遇。同时,我也对弃妇这一社会群体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关注。这
-
《桃花·二色桃花诗》咏桃花诗鉴赏 邵雍施朱施
-
我在山的那一边 久居喧嚣的城市,长期蜷缩在室内。高楼大厦遮挡了辽远的视线;狭窄的空间限制了广阔的思维;浑浊的空气麻木了敏锐的嗅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搞笑古诗词300首,内容包括搞笑古诗改编300首,恶搞古诗300首,搞笑古诗改编300首。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给钱,
-
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注释: 涯: 限。随: 追求。殆: 危险。 句意: 人的一生, 年寿有限, 而知识却无穷。以有限的光阴追求无限的事物, 是很危险的。 出处: 《庄
-
治身莫若兢谨,治友莫若诚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治身莫若兢谨,治友莫若诚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翠竹栽成占一丘,清溪映带极风流。山翁一向贪奇趣,更引飞泉在上头。
-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作品赏析【注释】:言者不如:一作“言者不知”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