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二色桃花诗》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二色桃花诗咏桃花诗鉴赏
邵雍
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国倾城艳不同。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
二色桃花诗是一首歌咏桃花的诗。邵雍(公元1011年—1077年),字尧夫。富弼、司马光、吕公著退居洛中,很尊重他,常相从游,为买园宅,他自己耕种以供衣食,名其居日安乐寓,自号安乐先生。邵雍可说无书不读。刻苦努力,虽寒署不暂息。著有击壤集二十卷,又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答等并行于世。
二色桃花诗吟咏桃花,与其他一般吟咏桃花诗作不同之处在于:诗人有着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比喻。
开始两句便从颜色上写起,突出“色俱好”、“艳不同”。写“色”,用“施朱施粉”。“施”的本意是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在这里当“使用”讲。楚国的宋玉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描写了一位“标准”的美女——“东家之子”的美:“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邵雍看到的桃花是朱粉相间、红白交织,颜色俱佳,而且这两色桃花的美艳,达到了“倾国倾城”的境地。写“艳”,以“倾国倾城”的美人来极力宣染。西汉诗人李延年有诗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里,“倾国倾城”形容佳人容貌非常美,而且“难再得”。而邵雍在二色桃花诗中,借用“倾国倾城”,以人喻花,突出两色桃花之艳丽。“施朱施粉”与“倾国倾城”两两相对,“色俱好”与“艳不同”互为相照,写两色桃花的色艳非常引人。
“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紧接着前两句,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双色桃花比喻成花蕊之宫中的双姊妹,轻盈、飘逸、俊秀。作者用“疑”字,更将双色桃花的拟人化推进一步,远比“象”、“似”要深沉、生动得多。蕊,花蕊,花蕊之宫也是比喻,将小的花蕊想像成瑰丽的宫殿,而且宫殿中又有一双娇丽的姊妹,不是沉寂的,是有生命活力的;不是静止的,还有“一时携手嫁东风”的轻盈动作,这种想象更加逼真、动人。由近而远,由静而动,不仅极写双色桃花之艳丽、妩媚、鲜妍,而且还表达出诗人飘逸的情思,引读者以无限遐思和美好的想象。
诗人采取托物拟人,以物见意的艺术手法,将双色桃花的奇艳和姣美展现在读者面前,犹如一幅浓浓的写实画,又如一个特写的镜头,由外而内、由近至远、由浓而淡,留下了难忘的画面和美的享受。
-
“武松打虎”好在哪里?有人单纯从艺术技巧上讲它的故事情节如何险象丛生,罗列了“六险”,险到要“惊死读者”的地步。这种分析,固然足以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揭示出“武松打虎”的艺术特色。但是,艺术的技巧不同于生
-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
活水还须活火烹②,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③,松风忽作泻时声④。枯肠未易禁三碗⑤,坐听荒城长短更⑥。 【注释】 ① 汲江:从江中汲水。 煎茶:即煮茶。 ② 活水:
-
唐备天若无雪霜, 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 何人重平道。这首诗写得犹如格言,以对比
-
《显学》是《庄子》的第十五篇文章,被归类为先秦散文。以下是《显学》的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显学
大庄周梦为胡蝶,胡蝶梦为庄周。周蝶或真或梦,俄然觉则晓胡蝶之梦,俄然觉又觉庄周乃大庄周。大庄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注释:大庄周:指庄子自己的名字,也指庄子的自我意识。胡蝶:一种蝴蝶。物化:指物我不分的状态。 翻译: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蝴蝶也梦到自己变成了庄子。
-
作者: 俞灏东 【作家简介】桑贝内·乌斯曼(1923一
-
【名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奈何天: 无可排遣的意思。句意: 面对这大好时光,美丽景物,应该怎样呢? 舒畅的心情,欢乐的事情,又落到谁家的院里? 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春光的欣赏叹惜和爱情上的
-
天上来兮 相拥垣城几千秋 无人知晓滔滔黄河对孝悌舜帝的敬仰之心诞于何时。带着一份急切,从巴颜喀拉山的卡日曲启程,以几字形的身段穿越
-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