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文赏析·《祭母文》(平之代写)
祭文赏析·祭母文(平之代写)
维
丙戌年七月廿一日,家祭之吉,孝男兴龙等率家中大小人等,谨备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新逝慈母之灵前,悼之以文曰:
七月十六子时,母亲溘然长逝,举家哀痛,亲戚悲伤,儿女五内俱焚,悲不堪言。
母亲,苦命人。东湾瓜园展家,姊妹六人,她是老四,自幼勤苦懂事,父母放心。妙龄适父,不嫌家贫,谨尊妇道。母亲到我家时,祖父祖母皆在世上,那时我三叔大姑二姑还小,一门七口,在一起搅勺。母亲除了侍候老的,还要照顾小的。家境贫困,持家勤慎,事无巨细,井然有序。祖母卧床八年,羹汤亲调,护理周到,一直侍奉终了。
困难时期,母亲在县榨花厂做工,因公左臂残废,本以享受公家津贴,却因父亲蒙冤,受到牵连,被下放回家。
在艰难的岁月中,母亲没有弯腰,父亲干公家事,她从不让父亲分心,一家多口,仅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维持家计,更凭母亲伤残之躯,照顾我们姊妹五人,襁褓中的我们,都是母亲用一双伤残的手拉扯大的。她抚育我们好辛苦,手使不上劲,就用牙咬起衣襟给我们乳奶,等到我们稍微大一点,就出去找些副业干,以聊补家庭开支。母亲为我们东奔西忙,早出晚归,不辞辛劳。我们深深感到,母爱是多么的忘我,是多么的深厚旷远。
母亲虽没有读过书,但天理皆通。她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在她眼里,我们就是她的生命,就是她的希望。她说,我没有读过书,但我知道读书后,人有出息,只要儿女争气读书,我做母亲的再苦再累也觉心甜。记得,我们放暑假,她就带我们去拉垃圾,去山里挖柴,摘枸杞果,她自己还去掏厕所,挣些小钱,补贴家用,母亲拉扯我们,不遗余力,母亲殷殷之心,我们做儿女的,永世难忘。
母亲苦命一生,劳碌一生。在她六十五年的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让我们能长大、成人、有出息。母亲爱我们一世,从未有歇。她的爱博大精深,她的爱无微不至。她像一团炉火,在寒冷里温暖着我们的胸膛;她像一盏明灯,在黑夜里,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母亲用她那伤残的手,用她那缕缕白发织成了我们远航的征帆;母亲无私地用耗尽的心血,化成了浇灌我们成长的雨露。母亲是一部读不尽的母爱大书。母亲即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还睁开双眼,淌下了两行慈爱的泪水,滴成了我们人生旅途上的思念与牵挂的溪流。这泪的溪流是我们刻骨铭心的难忘;这最后一眼爱的目光,使我们终生受用无穷。
母亲去了,母爱永驻。如今,我们虽不能报答母爱之万一,但我们要用母爱的这种精神去照顾父亲,爱抚后代,用这种精神去拥抱生活。这样,母亲的在天之灵,定将发出殊心的一笑!
厚德载物,我的母亲也!
伏惟
尚飨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美利渠记》(明·王业)
-
典源出处 《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注引 《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隐于杜陵。舍中三径,惟羊仲、求仲从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 释义用法 西汉末年,王莽擅政,兖州刺史蒋诩归乡隐居,庭院中开三径,
-
对大海,我有着深深的向往、深深的爱。多年来,早就想去看看大海。日也想,日也盼,今天终于来到了大海边。海风拂面,细雨霏霏,耳听涛声响
-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余。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
-
这首词是作者旅途借宿,产生的相思离愁之情,通过描写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来表达作者的离愁别绪。 上片写风雨后黄昏之景,为抒离情渲染环境。“郊原初过雨,见败叶零乱,风定犹舞”三句写了郊原秋景的概况,刚刚下过一场雨,看见零乱的枯黄的叶子飘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宴筵对酌”类的诗句。 美酒佳肴,五光十色,香气四溢,一场盛大的晚宴即将开始。欲
-
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别来未开颜,尘埃满樽杓。蕙风晚香尽,槐雨余花落。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寂寞。况随白日
-
唐·柳宗元 2 钴鉧潭在西山西 3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 4 ,抵山石,屈折东流,真颠委势峻 5 ,荡击益暴,啮其涯 6 ,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很善于截取边塞生活的特定场景来表现征人戍卒的军旅生涯和内心世界。如前首以烽火戍楼开头,写黄昏戍守时被羌笛声触发的海天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神笔马良古诗词,内容包括神笔马良的古诗,神笔马良动画电影出现的古诗词,神笔马良动画电影出现的古诗词。神笔马良神笔入书画,妙手转乾坤。泼墨惊风雨,诗落泣鬼神。 《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瑰宝。《神笔马良》由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