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祭文赏析·《五月的祭文》(朱福来郭桂琦)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祭文赏析·《五月的祭文》(朱福来郭桂琦)

祭文赏析·五月的祭文(朱福来郭桂琦)

在这里,安放着两个年轻的生命,在这里,沉睡着一对不瞑的灵魂。你们,在烈火中涅蘖,你们,是民族的凤凰,你们,是我们的儿女呀,你们,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你们都还是那么那么的年轻,前程是那么那么的光明。像每个普通的年轻人一样,你们都曾有过鲜活跳跃的生命;像每个敬业的人一样,你们都曾有过热情激荡的理想;像每个朝气勃勃的孩子一样,你们都有过天真和幼稚;也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你们都有过对生活如梦如幻般的向往。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随着那罪恶导弹的轰响,瞬息间化作了乌有,空留下洞开的门窗和溅满鲜血的白墙。你们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之中,父母的悲号也没有能够将你们唤醒。可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你们并没有闭上双眼,似乎仍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好像还要把凶手的相貌记牢。你们是在质问世界,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霸道的凶手竟然如此残暴,他们难道就能如此逍遥?孩子们,我们多盼望你们再回到亲人们的身旁,哪怕在梦中见上一面,醒来也把它当做真的一样,牢牢地记住,细细地品味、回想。你们难道真的不能回来看一看了吗?再看看生养你们的屋舍,再看看怀念你们的亲朋,再看看已经欲哭无泪的爹娘。孩子们,我们的悲痛无法平复,我们的哀伤永难消除。五月八日这一天哪,我们又怎能忘记?朱颖,我们的好女儿,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对你说:爸妈不会忘记襁褓里你睡梦中的安详,不会忘记你每天回家时灿烂的笑容,不会忘记你不知忧愁的欢快声音,不会忘记你充满活力的青春身影。你的妹妹也在深深地怀念着你,她说,如果你身后留下了孩子,她一定替你把他带大,让你放心。现在,你们静静地安卧在这里,然而,在我们看来,这里,建起的是你们永久的家。你们只是远远地、远远地去工作了,因此,我们不想对你们说“安息”,而只是想嘱咐你们:出门小心点啊,孩子们,不要再碰上那样的坏人。走好啊,孩子们,早点回来!

2000年5月7日于许杏虎、朱颖墓碑前

猜你喜欢
  • 苏轼《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 王昌龄《途中作》全诗赏析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 白居易《送冯舍人阁老往襄阳》全诗赏析

    紫微阁底送君回,第二厅帘下不开。莫恋汉南风景好,岘山花尽早归来。

  • 精选美文美句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的精选美文美句,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应栏目! 1、当流星陨落爱

  • 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全诗鉴赏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枿。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先生蚤贵重,庙论推英拔。如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子由明

  • 罗望子《寻找伟大的中国小说》

    文學写作与民族记忆的话题,说得简单点儿,就是想象与记忆、飞鸟与大地的关系问题。记忆如何在想象中闪光,想象如何在记忆中展开?这就需要

  •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出处】唐王维《酬张少府》。 【翻译】松林的轻风,吹拂着解开的衣带; 山上的明月,映照着正在弹琴的我,这是描写作者王维远离尘世,在松林月下解带弹琴的闲情逸趣。 表现了

  • 《寻芳草·萧寺记梦赏析》

    上片描写梦境,刻画了在梦里与伊人相会,和她那娇嗔佯笑的动人形象。首句以“客夜怎生过”提问和起,第二句以后便具体描述征人怎生度过孤眠之夜。客夜无聊,他一早便进入梦乡。在梦中,他回到家里,和妻子窗下联诗。鸾笺分韵,红袖添香,闺房之乐,甚于画

  • 韦应物《郊居言志》全诗赏析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 鲜于枢《念奴娇·八咏楼》登楼远望词作

    古人登楼之作,自汉末王粲作有《登楼赋》抒写“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思乡之情以来,大多展转相承。不是披露忧谗畏讥的愁绪,便是寄寓离乡背井的孤苦。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