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张祜《宫词二首其一·何满子》全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张祜《宫词二首其一·何满子》全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宫词二首其一·何满子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释】 ①故国:故乡。三千里:言路途的遥远。二十年:言时间的久长。②何满子:宫中表达极其哀怨情调的曲子。 【翻译】 一别故乡哟遥遥三千里,闭锁深宫哟悠悠二十年。悲悲切切唱一声河满子,两眼凄泪哟簌簌落君前。 【鉴赏】 写宫怨的诗,在唐诗中是屡见不鲜的。而这首诗出语如此通俗浅近,却又显得异常含蓄,倒是不多见的。 乍一看,四句诗平淡得如说家常话,可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平淡的语言,是经过诗人用心锤炼而出的,不是平庸无味,因而上口时淡若凉水,细味却浓如甘醇。这就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由淡见浓的艺术辩证法。这类诗平淡为表,浓情深意含蓄于内。由淡见浓,就要细思深想。探寻深意,并非去故求深曲,或是牵强附会,而是通过含咏玩味,求得其固有的隐藏着的意味。 让我们来细味一下张祜的这首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故国”,这里指故乡。长期禁锢在深院宫墙内的宫女,远离了故乡, 日日夜夜于晨钟暮鼓中打发光阴,年年月月,于花开花落中虚耗青春,这是多么的不幸啊!“三千里”与“二十年”,当然并非实指,而是虚指。一远一久,能赅百意,容量颇宽。唯其距离家乡的行程遥遥,她们才会感到与亲人相隔两地不得见的想念之甚;唯其被选入宫的时间长长,她们才会怨恨闭锁在人间地狱的残酷无情。如此看来,离乡之远,幽居之久,尤能表达这样的含意:虽然是远隔故国,但人在宫墙内,心驰宫墙外,头脑里始终浮现出亲人的面影,如在目前,这就显得是近了;虽然是久囚深宫,但韶华易逝,不觉间红颜消褪了色泽,青丝失去了光彩,这就显得是短了。而“远”和“近”却无法构成矛盾的统一,尽管心里贴近着家乡,却徒增自己的烦恼。至于时光速移,短暂如流,其结局是埋葬了自己的一生。诗人借时空的交叉,来向读者提供艺术欣赏的内容和意味,去激发人们的联想,以丰富、补充、发展诗人创造的形象。你看,宫人一出就是“三千里”,一人就是“二十年”,就在一“出”一“入”之间,交织着多少辛酸的泪水!这些诗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然而却有着波起词中的神韵,意存诗外的笔致,给人留下了充分的联想余地。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何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河满子。唐玄宗时歌人何满子临刑哀歌一曲以求得赦罪,不允,最后被杀。后来此曲即以歌者何满子为名。懂得了何满子舞曲曲名的来历,我们就懂得了诗中要提及它的深意了。此曲其声甚哀。皇帝娱情歌舞,喜欢听奏这支曲子,而宫女一操此曲,就象拨动了自己悲怨的心弦,禁不住泪水流淌。关于何满子,不少诗人、诗评家都谈到。唐诗纪事、剧谈录等有这样的记载:张祜诗“传入宫禁,武宗疾笃, 目孟才人曰: ‘吾即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 ‘请示此就缢’。上悯然。复曰: ‘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 ‘脉尚温,而肠已绝。’”这一记载有一定的可信性, 因为后来张祜还写有孟才人叹:“偶因清唱奏歌频,选入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由此可知,何满子具有巨大的感人力量。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张祜的这首宫词,宫女分明是借何满子曲以发泄内心的痛苦,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想到何满子的下场及自己可悲的身世, 自然就珠泪横流了。联系诗的一、二两句,我们更可以想象到宫女当沉浸在何满子曲的凄苦哀绝的情调之中的时候,想起了离家“三千里”之远,心中会激荡起“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的思潮,想起了离家“二十年”之久,脑海里会忆现出“零落年深残此身”(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遭际,等等。宫女当着帝王的面流泪,是怨愤深广得止不住要外溢于形呢,还是渴望自由得忍不住要乞恩求赦放还回家呢?大概这两层意思都是有的。诗人虽没有就这些内容提供具体的语言描述,而读者却能够超越诗的表层,充分运用创造想象来探索其内奥,越发显出了作品淡中见浓蕴深意的欣赏价值。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是从四句诗的整体上显示出来的。没有前两句,后面两句诗意的升华就缺少了铺垫,而没有后两句,前面两句诗情的发抒就失去了峭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诗二十字中倒有六个数词,将“三千”、“二十”、“一”、“双”入诗,不仅情韵不匮, 而且诗味浓醇。“三千里”和“二十年”相为连袂,概括了宫女的辛酸经历,“一声”和“双泪”紧为接应,牵动了宫女的满腔哀怨,使诗意明朗而深邃,通脱而含蕴,闪出了奇光异采;又使诗情振起而潜发,洋溢而回荡,经得住细加咬嚼。 【点评】 张祜诗云: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杜牧赏之,作诗云: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故郑谷云: “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诸贤品题如是,祜之诗名安得不重乎? 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葛立方韵语阳秋) 最喜王摩诘“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李太白“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及张祜“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又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得言外之旨。诸人用“泪”字莫及也。(马位秋窗随笔) “故国三千里”,离乡远也。“深宫二十年”,侍君久也。末二句,言不能保其身。居于深宫者且然,而况在于宫外者乎?此诗疑指沧州歌者作。(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 【作者小传】 张祜(792?—853?—作782?—852以后),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屡举进士不第,长年浪迹江湖,历为使府幕宾,转徙于徐、许、池等州及魏博、宣城等地。晚年寓居丹阳(今属江苏),隐居以终。事迹散见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云溪友议卷中钱塘论、本事诗·嘲戏、唐摭言卷一一、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等,今人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其诗佳者首推宫词,微婉多讽。题咏山水名寺,亦多佳作。艺术造诣颇高,诗境流转自然,富有情趣。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十卷最完备。
猜你喜欢
  • 《喜雨亭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亭以雨名,志喜也 ①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②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③ ,为亭于堂之北

  • 明清小说之《剪灯新话》内容解读与赏析

    瞿佑 《剪灯新话》是明朝初年产生的一部传奇小说集。这部著作共载传奇小说4卷二十篇,附录一篇。其中一部分描写神仙鬼怪,另一部分直接取材于元末现实生活。 元朝的蒙古贵族统治具有空前的落后性、疯狂性和野蛮性

  • 柳宗元《李赤传》原文、赏析和鉴赏

    柳宗元 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游宣州,州人馆之。其友与俱游者有姻焉,问累日,乃从之馆。赤方与妇人言,其友戏之。赤曰:“是媒我也,吾将娶乎是。”友大骇,曰:“足

  • 历代诗词精品之《杂诗》鉴赏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写西北边地羁旅乡思在唐诗中是大量的,有些诗什么都讲清了:高原的景象多么荒凉啊!河上的暮角声多么凄厉啊!我的心儿忧伤,多么思念我

  • 《钱塘观潮行·[清]魏源》原文与赏析

    [清]魏源世间瑰绝岂有此:江逆飞,海立起,天风刮海见海底,涌作银涛劈天驶。病者睹此气

  • 带有动物字的古诗词(带有动物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有动物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动物的诗句,带有动物名称的古诗,含有动物的古诗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宋·徐俯《春游湖》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

  • 《答友人赠乌纱帽赏析》

    查旧版《辞海》“乌纱”条,谓“古官帽名”,并引《晋书·舆服志》及《唐书·舆服志》作为佐证。说是“古官帽名”,当然无误;但读了此条,失之太简,仍不能使人明白乌纱帽的来龙去脉。   其实,乌纱帽早先并非官帽。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李白既然戴了乌

  • 《古文观止·战国策·范雎说秦王》鉴赏

    古文观止·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范雎至秦,王庭

  •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

    名言: 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 注释: 悖: 背离。佛: 通“弗”, 否, 不。 句意: 使唤人不考虑对方意愿, 教育人不按照对象的才性; 这样, 其结果自然是背离

  • 杜甫《愁坐》全诗赏析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作品赏析单复编在广德元年梓州诗内。诗云“终日忧奔走”,时盖往来梓阆间也。鲍照诗“空愁坐相误。”沈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