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玉烛宝典)”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玉烛(玉烛宝典)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尸子:“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又,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唐·刘禹锡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者诗:“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又,玉烛宝典,书名,隋·杜台卿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隋书卷五十八杜台卿传:“杜台卿字少山,博陵曲阳人也。……及周武帝平齐,归于乡里,以礼记、春秋讲授子弟。开皇初,被征入朝。台卿尝采月令,触类而广之,为书名玉烛宝典十二卷。”
【释义】古人称四时调和为“玉烛”。隋杜台卿著玉烛宝典,将月令扩大阐发而成。月令应是礼记·月令。
【例句】玉烛宝典,今古事差迭。遇景酣歌时暂歇。(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四十四出续姻〔琥珀猫儿坠〕)意为玉烛宝典所写的四时调和之事(因古人认为四时调和与统治者的政治清明有关,所以也包括治乱之道),古今是有差别的。这与上一曲“道消长空叹嗟”句相呼应。下句“遇景酣歌时暂歇”,有不如及时行乐的意思。
-
李渔 李渔是继冯梦龙、凌濛初之后影响最大,也是最富创作个性的拟话本小说家。 《十二楼》是李渔《无声戏》 (《连城璧》)以外的又一本小说集。又名《觉世名言》、《觉世名言十二楼》。李渔的朋友黄冈人杜濬(1
-
挂缨守贫贱,积雪卧郊园。叔父亲降趾,壶觞携到门。高斋乐宴罢,清夜道心存。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
-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故人念我寡徒侣,持用赠我比知音。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
【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注释与译文]春江的潮水浩瀚无垠,仿佛与大海连接在一起,随着潮水的上涨,一轮明月冉冉升起。诗句勾勒出春江月夜的画面,气势宏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赋予明月和
-
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今日知音一留听,是君心事不平时。
-
飞流透嵌隙,喷洒如丝棼。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馀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
-
拉丁诗歌 一、古典时代1 概述拉丁诗歌常被贬为
-
《大丈规以信义为重。》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