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臣子不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哑”,国君听不到下面的意见我认为这是“聋”,又“聋”又“哑”,是危害国家的。说明国君滥用威严,会阻塞言路,“一言堂”会给国家造成危害。瘖:哑。
-
楚人有两妻者,人誂 ① 其长者,〔长者〕詈 ② 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 ③ 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 ④ 汝,汝何为取长者?”曰
-
【注释】 选自唐·刘禹锡《陋室铭》。 鸿儒:大儒。指大学问家。鸿,大。 白丁:没有功名的人。这里指没文化的人。 【赏析】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投身官场后,长期贬官在外。但他没有消沉,面对简陋的生活条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词,此词以描写元宵节气氛为主线,以开篇即语气沉闷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的12345韵律,寄托了辛弃疾对故乡及往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昔日时光的祈盼之情。
整首词共有七节,首节写景,词人虽在北方,已远离故乡,但却对元夕之夜的景物回忆犹新,文字简洁明了,写出了月亮和灯笼亮在寒冷的冬夜,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第二至四节通过描述主人公和外地朋友
-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干。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斫层峦。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盘。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今朝僮仆
-
《希腊古瓮颂》 济慈 1 你委身“寂静”的、完美的处子, 受过了“沉默”和“悠久”的抚育, 呵,田园的史家,你竟能铺叙 一个如花的故事,比诗还瑰丽: 在你的形体上,岂非缭绕着 古老的传说,以绿叶为其边
-
空堂岁已晏,密室独安眠。压筱夜偏积,覆阁晓逾妍。连山暗古郡,惊风散一川。此时骑马出,忽省京华年。
-
一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
-
《醉花间》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①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 ② 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注释】 ①巢:《钦定词谱》、侯文灿本《阳春集》作“窠
-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① ,仰天而嘘 ② ,焉似丧其耦 ③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④ ,曰:“何居乎 ⑤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保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