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语出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诗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jì)红尘:马飞奔时,尘土扬起。红尘:微红色的尘土。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为了让皇帝获得杨贵妃满意的动情一笑,一路人骑马飞奔,扬起了飞尘,不知实情的人还以为是传送紧急国文,谁也不知道这是专为贵妃送来了南方的物产新鲜荔枝啊。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见微知著的艺术效果。虽未作议论语,而谴责之意已跃然纸上。苏轼荔支叹云:“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把杜诗“一骑”句的含义对比得更强烈;“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反用杜诗“无人”句,指斥得更直露。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来指斥封建统治者的骄奢。
例如
①也许荔枝是岭南独有的特产,又具有如此众多的诱人特色,所以,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把它列为贡品。于是乎,也就是唐玄宗曾因杨贵妃爱吃荔枝,而选快马、昼夜兼程地把荔枝从产区驰送到长安城去,致使诗人杜牧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南谪广东时,甚至还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句吧!(摘自容彦真有如生活在水果之乡)
②可是,这绿树碧檐,朱门红墙之内,贵妃池里已不见凝脂,晾发台上早失红颜,荷花阁里已无处寻觅“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鲜荔,望湖楼上再也看不见“二月中旬已进瓜”的佳果。可见虽尊为帝王,如果不励精图治,不造福于民,也逃脱不了“荣枯咫尺异,惆怅再难述”的命运的。(摘自柳嘉骊骏图——西北纪行)
③宋美龄天天要吃水果。她祖籍是广东,喜欢吃新鲜的荔枝和菠萝。好在运输方便,吃荔枝,不必像唐代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而出动大队人马了。(摘自何秉宋美龄轶事)
④从“行路难”的慨叹,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高兴,再到“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奢靡,又或者“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的繁华,古人的出行方式及规格等级可窥一斑。(摘自方木鱼古人出行讲规格)
⑤“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没有冷藏设备的情况下,将岭南的荔枝新鲜地送到长安,这便是快递响应的供应链实践。(摘自邱伏生等中国供应链发展30年)
-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沈。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
供帐拂朝烟,征鞍去莫攀。人醒风外酒,马度雪中关。旧府谁同在,新年独未还。遥应行路者,偏识彩衣斑。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
-
老何殁后吟声绝,虽有郎官不爱诗。无复篇章传道路,空留风月在曹司。长嗟博士官犹屈,亦恐骚人道渐衰。今日闻君除水部,喜于身得省郎时。
-
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两月,登临金、焦、北固,观江景、 饮美酒的机会一定是很多的,在即将离别之际,更感到相聚时间的宝贵,多在一起说说话,比什么都强,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有“懒向沙头醉玉瓶”一句。这一句是有所本的,杜甫的《醉歌行》有句
-
古人登楼之作,自汉末王粲作有《登楼赋》抒写“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思乡之情以来,大多展转相承。不是披露忧谗畏讥的愁绪,便是寄寓离乡背井的孤苦。
-
袒: 袒露、露出。左袒: 古代仪礼,即露出左臂。右袒: 即露出右臂。古人用以表明态度的方式。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汉高祖刘邦晚年病重,吕后专权。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听
-
在揭傒斯早年的汉、湘之游中,武昌是他居留最久、印象最深的城市。诗的首联,只交代了梦中来到黄鹤楼、鹦鹉洲这二处昔日游历之地,连用二地名,毫不修饰,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用浑厚的笔法,把景物浑然推出(还有意无意地带了一个“浑”字),这正是诗人
-
三内观精神,外察情念 【原文】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1)”之说,不了处
-
北师大版语文古诗词百度文库(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全部)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北师大版语文古诗词百度文库,内容包括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全部),北师大版语文110册所有古诗,求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目录即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