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文、翻译和鉴赏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原诗今译】
六月的西子湖啊,你到底特殊,
秀丽的风光呵和四季迥然不同。
碧翠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
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格外艳红。
【鉴赏提示】
杨万里在南宋时诗名颇盛,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 非常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稍纵即逝的诗的形象和诗的感觉,并 以新鲜、活泼的笔法加以生动的再现。这首诗便是诗人敏捷 地抓住一瞬间的独特感受,以素描之笔画出的一幅写生图。
这首诗是诗人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出来送朋 友时,路经西湖边,不经意间发现满湖的莲叶和荷花在晨光 的映照下,非常好看,美丽的景色一下子激起了诗人的灵 感,于是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脱口吟出的。诗的前两句“毕 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毕竟”,原应该和“不与 四时同”连为一句,将它提到第一句之首,除了绝句诗平仄 规律的需要外,主要是借以强调诗人此时瞬间强烈的内心 感受。本来六月也在四时之中,将“六月”从一年四季之中专 门剔出来,似乎六月并不属于四季,是诗人“有意”犯的一个 常识性的错误,目的只是在强调西湖的六月特别迷人,这种 迷人程度,是任何地方(包括西湖在内)的四季景色都比不 上的。前两句在构思上连设两处虚玄,虽然没有明确的形 象,但字里行间饱含激情,直抒胸臆,深深地感染着读者的 情绪,使人们急切地想知道六月的西湖风景到底特殊在什 么地方。这样的艺术处理,很有情趣,也很巧妙。
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即是回答 前两句所设下的虚玄。接天,形容极目远望满湖碧绿的莲叶 与蓝天相接的景致。别样,犹言特别地、不同一般地。这是以 较抽象的词语强调朝日中的荷花特有的红色,给人留下想 象的余地。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来描绘实景,准确地表达 出对眼前景色的感受。接天的莲叶只有在晨光映照下,方能 葱绿滴翠。红花也只有在朝阳的辉映下,才格外艳丽,红得 特别。这是诗人使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互文”修辞格产生 的意境。在色彩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点染法,“无穷碧”为 染,“别样红”为点,在这两种色彩上再辅以朝霞的映衬,一 幅活泼、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便如从画师彩绘淋漓的画笔 下脱手而出了。到此,我们不得不为诗人精湛的诗艺叫绝。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虚代实,以实解虚,共生其妙。前两 句是虚,先声夺人,给读者一个“悬空”的印象;后两句是实, 给读者一个满意的解答,让读者在心驰神往之中,和诗人一 起领略了西湖六月特异的景色。若无前两句的虚,只是一路 实写,难免有凝滞之感;若无后两句的实,则前两句只是故 作惊人之笔罢了。在语言上,用词朴素,几近口语化,如“毕 竟”“不与四时同”“别样”等。这种清新活泼的语言正体现出 杨万里的风格特征。
-
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人人都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香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乡下人皆避秦
-
重读《清水里的刀子》◎白草《清水里的刀子》完成于1997年,次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5期。那时候的文学氛围是好的,单纯,甚至可说纯粹,
-
国学名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出处和解释
【名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语出《战国策·燕策一》。称帝于天下的人是与老师相处,称王于天下的人是与朋友相处,称霸于天下的人是与大臣相处,亡国之君是与仆人相处。说明领导者任用
-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凭寂寞厌厌地。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忆
-
唐·李翱2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3,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4,周
-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出处】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 》。 【译注】戍鼓: 城门楼有戍兵把守,夜间定时击鼓,鼓后进入戒严时刻,不许人行走了。句意: 城门楼静夜的更鼓,已禁止行人的来往。在秋天
-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 唐顺宗时为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集团。这个政治改革集团,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推行
-
【4074】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人民邮电出版社,126 6万字,2003年10月第1版,
-
某启:仰蒙仁恩,俯赐手笔。将虚右席,以召下材〔2〕。承命恐惶,不知所措。某幸承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