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杜甫)原文|鉴赏|赏析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首五律写于开元二十八、九年间(740、741),正是杜甫“裘马轻狂”,漫游齐赵的青年时期。据杜诗详注和钱注杜诗,杜甫的咏马诗共有十六首之多,而且首首不同: “各有寄托,各有议论,各有精采。”(岘佣说诗)这首以胡马为题材的咏物诗,就是其中之一。胡马的主人房兵曹,是一位姓房的武官,其生平身世,皆不可考。这诗表面上是赞马,实际上是喻人,用的是所谓“借物言志”或“托物寓意”的“比”法。通过对马的骁腾善驰、可托生死、横行万里、所向无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的英勇气概,并寄托了他对未来前途的坚强信念。
篇首起句便直点本题,交代出胡马产地,令人感到它不同寻常。因为“大宛”(汉代西域国名,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境内)向以出产汗血马而著称于世。这就为下文,作了有力的铺垫。接下去又总括一笔,写出马的总体形态:骨相瘦劲,状如锋棱,嶙峋耸峙,顾影迥立。这里表现出了杜甫对马的审美情趣:他无论咏真马还是题画马,总是重视马的清骨神韵,偏爱瘦马而厌弃肥马。这正符合相马人所说的“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的意思。所以,他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中,曾痛惜名画家韩干是“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更在李鄠县丈人胡马行诗中,惊叹胡马形态是“始知神龙别有种,不比俗马空多肉”。这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在人人多以膏腴秾丽为美的盛唐时期,不能不说是超群脱俗的。
颔联承第二句,补写马的外部形态。诗人略去胡马的首尾、毛色等不写,只取具有特征性且富于表现力的“双耳”和“四蹄”着墨。形容耳“峻”,象竹筒削成;夸张蹄“轻”,能急速生风。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恰象“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麒麟出东壁”(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幅骏马追风图,不也跃然纸上了吗?诗人完成了对马的形象、动态的描绘,接着便转入对马的气质、品格的刻划,同时也借以言志,寄托情怀。
颈联紧承上联,品评之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能有这样纵横飞驰、勇往直前、跳涧越谷、所向无阻的神骏,主人真是可以与它同生死、共患难了。这里暗寓着诗人对理想中的朋友美好品格的歌颂,同时也是对自己远大志向和卓越才能的自许。这联过渡自然,不着痕迹,而生象外之意、言外之情。
尾联更是因马及人,人马合写,抒发对马主人房兵曹的殷切希望之情。张缙说: “杜诗咏一物必及时事,故能淋漓顿挫。”(杜诗通)“骁腾有如此”是总挽上文,一笔兜住。“万里可横行”则又宕开一笔,希望友人能够英勇杀敌,保卫祖国,横行于疆场之上,立功于万里之外。显然,这也是诗人壮阔胸怀的自我写照。他渴望建树殊勋,有所作为,于是,其理想抱负便借咏马而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这首咏马诗和前面的望岳,都是诗人早期的作品。严格说来,杜甫是从此才真正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诗中虽不见世上疮痍、民间疾苦,但就在这看似平凡的取材里,显示出了健康积极的思想。这些诗都是以豪放而自负的情调、炽热而奔放的语言,以及明朗而壮阔的境界,构成诗人早期诗歌艺术的特点。这与他后来逐渐形成的“沉郁顿挫”的基本艺术风格有所不同。赵汸曾说: “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着骨。”所谓“粘皮着骨”,即咏物诗最忌只限于咏物而无什么寓意。杜甫的这首咏物诗,既把握住了描写对象,又不受对象的束缚。咏物不沾于物,赞马不限于马,而能抒写情怀,有所寄托,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这诗为五言律诗,其对仗之工稳,平仄之和谐,已可见诗人早年就已有关注“诗律”的匠心和纯熟的艺术技巧了。
“风入四蹄轻”,语俊。“真堪托死生”,咏马德极矣。……“万里横行”,则并及兵曹。(王嗣奭杜臆卷一)
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万里横行”指房兵曹,方不粘着题面。(沈德潜唐诗别裁)
此与画鹰诗,自是年少气盛时作,都为自己写照。前半先写其格力不凡,后半并显出一副血性,字字凌厉。其炼局之奇峭,一气飞舞而下,所谓啮蚀不断者也。(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冯班:力能扛鼎,势可拔山。纪昀:后四句撇手游行,不跼于题,妙。仍是题所应有,如此乃可以咏物。(瀛奎律髓汇评中)
-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
-
龙楼凤阙郁峥嵘,荣宫不闻更漏声。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一声两声人渐起,金井辘轳闻汲水。三声四声促严妆,红靴玉带奉君王。万年枝软风露湿,上下枝间声转急。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重城禁◇
-
茂苑绮罗佳丽地,女湖桃李艳阳时。心奴已死胡容老,后辈风流是阿谁?
-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作品赏析【注释】:李商隐生活的年代,“牛李党争”激烈,他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牛党,长期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与王氏始终情笃意深。宣宗
-
典源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
-
南宋中总志体方志。二百卷。南宋王象之撰。约成书于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刊行在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以后。所载政区建制即以宝庆三年为下限。 王象之,字仪父。婺州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人。婺州
-
【题 解】 《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本文既是优秀的学术著作,又是优美的
-
题解 《清平调》三首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诗人把牡丹花和杨贵妃融合在一起,指出了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同蒙唐玄宗的恩泽。据《乐府诗集》引《松窗录》曰:“开元中,禁中木芍药方繁开,帝乘照夜白(马名)
-
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