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元)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元)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元)虞集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这是以词的形式邀客的请柬,雅致而有新意,使人体味到主客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词人诚挚的用心。

起句省却通常邀客的客套琐语,开门见山,点明聚会的地点:“南阜小亭台。”不是通常宴客的华屋丽室,而是在南面土山的小小亭台之上。郊外野酌,又处高阜,登高远眺,四顾极目,已属诱人。紧接以“薄有山花取次开”,更描绘了南阜的一片大好春色。“取次”,随便之意。“薄有”,是谦词。山花或丛丛集聚,或点点散落,极富诗情画意。好个去处,不由你不来了。此后数句,仍紧扣“招”。“多情熊少府”,语既亲切,更含深意。山花野阜之情趣,自非世俗之人所能领悟,而今所邀者乃富于感情之友人,则自非泛泛尘俗之辈可比,故设席于此以聚,谅不至不来也。“晴也须来,雨也须来”,反用杜甫秋述一文“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之意,申足一句,恳切相邀,具见殷殷之情。

过片“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二句,点明相邀之目的并非在于饮酒寻欢,而实为玩赏春景,故酒之多少可以随心适意,而绿苔却不可不坐,虽玷污春衣亦在所不惜。春天正是多雨季节,所以山间青苔随处而生。坐于绿苔之上玩赏春景,确为雅人乐事,愈发诱人一至。结尾“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更是郑重其事,道出了好景难久,畅好春光之应当珍惜。暮春风雨过后,山花凋零,夏来春归,美景消逝;人也将在春后远行离去,良辰难再。貌似与相邀无涉,却点明了相邀之原因。至此,友人再不能不应招而至矣。

本描词纯用白描手法,通俗如话,但又含意深刻。“取次”二字,写尽山花自由开放之娇妍情态,可谓百炼之辞。全词紧扣题目“招”之一字,写景抒情皆为此而发,句无虚设。结尾又含蓄有致,耐人寻味,可谓词中独树一帜之佳作。

猜你喜欢
  • 李白《长歌行》全诗赏析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

  • 古诗词歌谱网(谷建芬古诗词20首的内容,曲谱)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歌谱网,内容包括谷建芬古诗词20首的内容,曲谱,谷建芬古诗词20首的内容,曲谱,谷建芬作曲的《古诗词歌曲20首新学堂歌》。.春晓 [唐]孟浩然 2.明日歌 [清]钱鹤滩 3.相思 [唐]王维 4.咏鹅 [唐]骆宾王 5.一字诗 [清]陈沆 6.清明 [唐]杜

  • 唐宋八大家·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125]尤美,望之蔚然[126]而深秀者,琅琊[127]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注释】 选自唐·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战国末齐、楚、燕、赵、韩、魏六国。 族:合族被灭。 【赏析】 杜牧生活的时代是大唐帝国濒临崩溃的前夕。政治腐败,藩镇跋扈,内外交困,引得西边的吐蕃、西南的南

  • 24节气诗歌古诗词28字(关于24节气的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4节气诗歌古诗词28字,内容包括关于24节气的古诗,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二十四节气的诗句。惊蛰《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原文: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

  • 马雅可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作品分析

    【生卒】:1893—1930【介绍】: 俄苏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家,杰出的苏联诗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

  • 蓄势的写作手法

    文章写作的一种结构技巧。也称“蓄放”。在结构文章时,先反复点染情状,烘托气氛,造成“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态势,一旦时机成熟,势能蓄足,打开控制的闸门,高潮部分便如奔腾的洪水,一泻千里,发出气魄宏大的力量

  • 名画《愚公移山图》赏析

    愚公移山图 现代·徐悲鸿作 纸本设色 纵一四三厘米 横四二四厘米 藏徐悲鸿纪念馆 从总体上说,《愚公移山图》在艺术创作的整体构思和细节的具体处理等方面,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及其在中西绘画

  • 《丘中有麻》情诗三百首赏析

    丘中有麻 作者: 高益荣 【本书体例】

  • 兼词

    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的单音节词。兼词的读音往往也是两词读音的拼合。常用的有焉、诸。 焉yān 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例如: (1)三人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